余华《在细雨中呼喊》里有这么一段话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候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意以耻辱为代价,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生命的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世上,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智者,没有谁的人生,从始点至终点,都风景灿烂,都高光闪闪。人生,终究与自己以外的一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谁也不可能离开芸芸众生去独善其身,谁也不可能独来独往去兼济天下。然而,当我们不知不觉的寄居于这世界太久太久,不知不觉的混迹于人群被无限地裹挟,不知不觉的被潮流和欲望的力量所征服,我们就不知不觉的活成了别人目光中的形象,活成了别人语言中的角色,以至于丢失了自我,飘浮了心声。
人生真正的境界,是在渐行渐悟,渐悟渐懂后,所历练出的一种通透与豁达,更是在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中所提升的气度和胸襟。走在岁月的路上,我们遇见了该遇见的人,历经了该历经的事,痛恨了该痛恨的所有,接受了该接受的一切。慢慢的,什么都懂得了;慢慢的,什么都通透了。
人生在世,本是一场修行,只有修行,才能看到更加美丽的世界,只有修行,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活成什么样的人,总会有人喜欢你,也会有人嫌弃你。无论你高高在上,还是身陷囹圄,总会有人陪伴你,也会有人离弃你。
无论你财大气粗,还是人穷志短,都会有人尊重你,也会有人诋毁你。人生,本是属于自己的事情,路要自己走,别人主宰不了你全部的方向。
生活,是岁月赐予自己的日子,每一寸每一天都要自己去经营。情绪,是自己生命日常的记录,每一次笑,每一次哭,每一个乐,每一个痛,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和力量。
做恰好的自己,并不是让人脱离尘世,做纯粹自我,并不是让人生飘于红尘之外,腾空内心和目光,做一个虚无的人,而是身处繁华,却独秀其风。目有浮尘,却安守心界。独我,无争,静待,是生命最好的容颜。红尘万千,心安有归处;欲情潋滟,心静自然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岁月万紫千红,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有人曾经问陈果:你说别人喜欢你和自己喜欢自己,哪个更重要?她说:“都很重要,但是,当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你喜欢你自己更重要,因为,人活得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点,这才是对自己的真诚与善待。”路过岁月的花开花谢,山水一程风雨一往,“喧闹任其喧闹,自由我自为之,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