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的炒面,儿子的评价是:“过于好吃,我可以吃一亿碗。”
其实我做菜都是即兴发挥的,几乎没看过菜谱,也很少去翻阅网上大家做美食的心得,就是凭着感觉,任性地组合食材,然后一直遵循着“能大火不小火,能不放水就不放水,绝不用味精”的自我制定的三原则,下厨了这么多年,倒也征服过不少人的胃口。
可儿子听到我说“即兴发挥,很难重样”之后大声说:“妈妈!这次的面的做法你一定一定一定要记录下来!以后我还要吃到一样的口味!”。好吧,明天的简书的题材暂改为这个了,我心里想。
说实话,以后要再复制这个炒面,有一定的困难,首先,它用上了我昨天中午炒的两道菜剩下来的部分,一道是我爸百吃不厌的芹菜炒萝卜丝,只是我把白萝卜换成了青萝卜,还加了孜然粒。一道是炒虾,听起来简单,但是我炒的虾据说是别人无法复制的,倒不是我自恋,而是好多人亲口这样说过,原因是他们就站我旁边看我炒,自己回去照搬整套做法和食材,然而做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同。不管他们看几次,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这个人群包括:我前夫、我现任、我前夫的弟弟、我前夫弟弟的老婆、我前任婆婆、我闺蜜。。。唯一学得比较像的是我亲爱的、看起来在做菜方面并无特殊天赋的母上大人。
我前夫的弟弟每次吃他妈妈炒出来的虾的评价是这样的:"这肯定不是嫂子做的,唉,你就是不能像她那样炒出虾油来,我也没办法!"
其实我是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做不出一样的,因为我的整个流程非常普通啊!无非就是放油,油热后放切碎的蒜头,也可以放一点辣椒和花椒,这个随意,然后大火炒虾,炒十几秒后放盐,再炒十几秒后我放料酒少许,翻炒一会,然后放一点酱油翻炒,放姜丝,此时必须转小火不停翻炒,这时虾油就会吱吱地开始冒出来,虾的身体变得没有那么坚挺而是略呈榨过的缩小的感觉,可以关火了,最后加不加一点小葱或香菜,随意。装盘。
感觉自己这个序曲写太长了,还是写炒面本身吧。
面是泡面,因为这次的疫情,我破天荒地买了一箱泡面,以备不时之需。其实我私底下是很喜欢泡面的味道的,记得小时候每次生病时我就要求吃泡面,它让我病情立刻缓解。我儿子居然遗传了我这一点,所以买一箱泡面尽管显得不太符合我们家的“纯天然料理”的风格,还是必然地发生了。
我先用小奶锅煮清水,与此同时,大锅开始炒制面的料底。过程是这样的:不放油,直接将切片的五花肉下锅翻炒直到油出来一大堆,放酱油和料酒翻炒,将中午吃剩的虾里面的虾全挑出来放一边,将虾残留的料底和油全倒入肉里,略炒之后放几片新的辣椒。
这时小奶锅水开了,我将泡面放入两包,同时在大锅里放入切好的包菜和洗好的黄豆芽翻炒,加入的不是盐,是泡面的调料——只加一半,另外一半放小奶锅里煮面。面必须在刚从板块状态中解体之后就用筷子捞几下,夹出来,因为没有盘子了,我就直接把它们放在中午剩下的芹菜炒青萝卜丝里了。
煮面的汤里放一片紫菜,再度开后立刻关火,配炒面的汤就有了。整个过程要很快,不然大锅里的菜和肉也许就炒得过火了,此时关火,将面连同芹菜萝卜丝一同倒入,开始挑出来的虾也倒入,全部拌匀。收工,香味早已占据了整个家的空间。
下次儿子要吃的时候,我可以翻出这一篇来看了,幸好我记录下来了,其实刚才在回忆时,就差点想不起包菜是和黄豆芽一起炒的了。
只是也许我下次还是会忍不住玩点新花样呢,烹饪的乐趣本来就在于随心所欲的任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