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社会人,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要做事、先做人”,只有把人做好了,事才能办得顺畅,在职场上才能一帆风顺。对于80后之前的人来说,这是职场圭臬,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就是职场PUA,你眼里的做人,到底是做自己,还是做你定义下的“人”呢?
这类逻辑的背后,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博弈。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踏入复杂的社会,到底是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还是屈从于人情世故呢,再深入一点,我是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个性,还是接受被标签化,成为大环境下的一颗棋子或砖或螺丝钉呢?
对后一种现象的解读,经《关系物化》这本书的提醒,我才明白,“做人”这个词的潜台词,就是要接受自己被物化,换句话说,你得按照身处环境的标准,来衡量并塑造自己,成为这个环境体系中的一员,之后你的人力价值才能得到最佳体现。
问题又来了,这种物化的背后,是禁止做自己,遇到什么尖锐的选择,比如尊重良心还是尊重潜规则,心灵就会受到煎熬。就算是,按照“成功学”的标准,不断向上爬,你会发现,你只不过从一个受制约的环境,跳到另一个受制约的环境而已,你是社会人,这一点永远不摆脱不掉。
怎么破?《关系物化》这本书提醒,“我们的存在不是为了顺从那些外在的评价和标签,而是为了展现自己的独一无二”,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遵守一些基本规则,但是面对潜规则,大大方方地说“NO”。
这种想法可以解释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职场“爱咋咋地”的态度, “我上班、你给钱”天经地义,千万别画大饼忽悠我;凭什么加班,谁爱干谁干!你看领导拿他们又如何了呢?
所以,不难理解,其实人际关系被物化,很大程度上是被惯出来的。加班的人多了、又不懂得团结,自然轻易被老板PUA;大家都反对这么干,到最后形成强大的舆论,用工方就规范多了。双休以及五险一金的落实,就有以上因素,所有的求职者都看重这个,你用工方不提高薪资标准的话,注定无人可用,结局就是湮灭。
《关系物化》并不反对奋斗,它反对的是那种强烈的物化:没有情感支撑、机械式的、自私自利......这会给其他人造成损害,最终得不偿失。同样的,在恋人以及亲子关系中,物化的杀伤力会更大,毕竟,在这两种关系中,情感上的交融是独一无二的,不能化解成家务、成绩单、钻戒、房子、包、车子,等等。换句话说,如果家庭关系只剩下柴米油盐以及孩子的学习,那这样的家庭迟早会走到解体的边缘。
因此,建立相互滋养的关系形态特别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彼此成就,在互动中彼此添砖加瓦,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这个道理我觉得挺浅显的,能理解的人也多,可又有多少人能摆脱功利心走出物化关系呢?
活在世俗社会并不意味着要随大流,《关系物化》给了我一种“做自己”的信心与憧憬。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抱真爱,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