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一对母子的相关新闻刷屏了,事件源于一档电话节目。一位初中男生当着同学们的面对妈妈当场提出质疑,能不能不要再让我刷碗做饭了?
而妈妈的回答是“不可以”!
看看妈妈不可以的理由,相当有理有据了。
我想在一段婚姻中或者说一个家庭中,男人在工作之余,愿意参与家务、主动与家人或妻子一起承担这些日常的琐事,家庭的幸福指数相对也高上许多。当然,这是长远来说,而单单说说参与家务的这个过程,那位妈妈提到了几个关键字:责任感、有担当、锻炼动手能力、培养感恩之心、有耐心有爱心等等。我们也来聊聊孩子参与家务都有哪些好处呢?
培养独立生存的能力
虽然现在社会已经步入了全面鼓励开放二胎的时代,但大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存在了许多的承包与替代。让孩子只需要关注读书这一件事,其它的生活能力不需学习和参与。其实这样的方式长期进行下去,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自理能力差的同时,可能还会产生心理上的气馁和安全感的缺乏。其实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当你学会了整理与归纳、分类和清洁,不管将来你处于什么环境,你都至少拥有了独立生存的最为基本的技能,这个技能只能你自己来掌握,父母无法如影随形的护着你一辈子。
提高责任感
就像上面那位妈妈提到的,一位习惯参与家务的孩子会更有担当。一个家庭,也许家人成员各有不同分工,但在家庭劳动中的这种参与感会让家庭人员之间更为亲密,家庭关系更和谐。而作为家庭成员中的一份子,孩子当然也应该参与进来,当孩子养成这种自然的行为习惯,孩子无形中也会产生了归属感和安全感。而长大后,也会习惯于去分担和承担各种对应的责任。
良好的感官训练
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让孩子参与家务就是一项最经济又温馨的感官训练。在参与家庭劳动的过程中,孩子需要运用自己的各个感官去感受,去体验,比如听、看、摸、嗅等等,孩子的这个感知和接触的过程,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十分有益。
分享一条有趣的信息,在德国,孩子做家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如下:
6岁之前的孩子可以玩耍,不做家务;
6-10岁的孩子,要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的孩子,要修剪草坪;
14-16岁的孩子,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周岁以上的孩子,每周大扫除一次。
而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可以向法院申诉。
除了上述说法,做家务的孩子更易有自律意识及自信心。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适当的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都是优点好处多多。所以,从现在开始,也引导和支持你的孩子开始家务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