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多年,和高中朋友聊工作生活理想,和以往相差太多。以前一个是中规中矩,是老师眼中普通的乖宝宝,一个是叛逆多思,曾在高考前有一段时间招呼都没有打就跑回家去的奇葩女子。现在再聊,却是一个想流浪,一个想安稳,在这一刻,我似乎理解了去年的《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演绎的两个女孩迥然的一生。我曾想,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星运轨迹,思索良久,以前的我们,在我们所能接触的环境下没有思想启蒙,导致于思考和成长的比较迟。
我们所遇见的人,我们所交的朋友,我们所读的书,我们所看的节目,成就着现在的我们。若想问我20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渴望向罗胖那么旁征博引,引人深思;更渴望像马东那样,即使博学多才,依然很接地气,可以阳春白雪到记忆要不要恢复都能扯到乡愁的场景,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创造场景念广告。我的成长,与这两个节目有很大的相关性。
高中时候学历史,不了解思想启蒙这个词,知道大学之后才理解,思想启蒙于我们个人的意义。《罗辑思维》是第一个带着光芒点亮我精神追求的节目。罗老师,那个长相不是很好看还微胖的中年男人,坐在电视频目前50分钟,我竟然不觉得厌烦,因为这是个有趣的人,这是个死磕的人,这是个给我们读书的人,这是个讲述者和引导者。他不讲知识,他讲常识,他讲独立思考,他愿意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甚至有时候是偏执的角度给历史进行翻案,他的经典视频《拒绝逃离北上广》间分析的见识决定命运,他的《你的女神你不懂》分析的普通男生和女生思维的不同性,《这一人的怕与爱》《这一代人的学习》等,还有现在每年一度的时间的朋友的演讲。他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人,痛我们之所痛,将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总结的说出来。这个节目话题之广,可以作为扫盲篇和基础思考篇进行推荐,它让我的思想更加的包容,遇事待人更多的平和与淡然。正如优雅的女神杨澜曾经说过: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我也不愿因为我的天花板成为我身边人的天花板。
《奇葩说》是迄今为止我心中中国最好的节目,没有之一没有之一没有之一。有人说奇葩辩论的题目太小,不是分手就是家庭就是外星人等等,我想用肖骁对大王说的那句话问:你看懂了吗?这个节目,简单的辩题,加娱乐的方式,打开了思辨的空间和哲学的深度,有许多期的升华,让我觉得有些人的思想就是一个永远见不到底的深潭,永远都见不到底。我看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时候,就像现场观众那样,哪一方说完,我就跟着哪一方跑票,后来我复盘想了一下,思想太短浅,见识太少导致自己根本没有观点,这件事情想想细思极恐,这是遇事没有主心骨的表现呀,做客观题能做的很好,做主观题必然懵,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在家长和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乖宝宝,大多都不能让别人眼前一亮的原因,他们大多数在已划定的考试范围内能将题目答得很好,但一旦涉及到报考学校,考研还是工作,考博还是工作,离婚还是继续凑合等主观选择事情上犯糊涂,比较纠结。曾经我们想选择,没有选择的机会,现在放开了,却有些人畏惧选择,有些人(包括我)曾经有过想法是说你帮我选择吧。因为没有选择的勇气,没有其见识,没有其思考,没有其分析,更没有智慧。后来自己经过一两年罗辑思维和奇葩说洗礼,还有身边许多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书籍的感染,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就不会摇摆的很厉害了,才算看懂了《奇葩说》中的一点点,里面许多国宝级选手会对辩题进行升华,犹记得执中oba捕获我的心,是在《爱上人工智能是不是爱情》那期,人作为独立而高尚的灵魂,应当具有最基本的底限,就是区分真假;陈铭在《空气不好,要不要逃离奋斗的城市》中提到,逃离的人,大多数能改变这个城市的人,留下来去改变,敢做栋梁为承重,视为天使济苍黎;《外星人的蛋》那期执中oba说到好奇心与安全感,罗胖说到玩不起的游戏你要不要玩,都令我思考很久。在节目中,肖骁思达大王等都在成长,肖骁的改变在我印象中最大,从刚开始和范一样的靠嗓门和表演取胜,到现在对思考点和理深入,他说到如果对方辩友不是黄马等人,他不会像今天这样,一点点进步。正如邱晨和大王说的“我没被你弄死那是我的能力,可是如果你一直惦记着想弄死我,你看上去很有潜力”,奇葩说这一群高级物种,他们找到了他们所属的一群人。
520那期通过是否要给孩子完美人生探讨到教育,探讨到营造环境,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期待如《罗辑思维》和《奇葩说》这样好的节目逐渐出来,给我们现在的环境带来更多的色彩,愿我们每一个人,能参与这个环境的共同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