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晃晃悠悠的列车车厢里写下这些字时,我在想着什么?”
当我写下所有这些字时,我在想着什么?
之后我用白话把我每首诗都解释一下:)
原来是故意写成看不懂的样子:)
《小明同学》 2017.2.10
小学时候,班里有个女生叫颖,是班长。她长得不错,成绩也不错。可能心里挺喜欢她。但没有做什么。小学毕业以后就再也没联系过。其实,毕业前,也没联系过。
这篇文章,第一次开始把小说和业务相结合。之后还有好多篇这种“结合之作”。
后来,我悄悄询问你的意见。你说还是分开好一些,业务插于情节之中,有些生硬和出戏。
再后来的后来,我就分开写了。
写了很多诗小说童话,写了一长篇转让证。
《风陵夜话》 2017.2.21
当时刚开始看原著,因为对影视剧中十六年后风陵渡口的印象太深,所以首先看了这一章。原著的情节当然比电视剧更多,对从始至终未出场的杨过的侧面烘托也更淋漓尽致,对郭大小姐、郭二小姐的描绘也十分细腻,看书时十分激动(当然,可能也是因为受电视剧中演员出彩表演的影响过深)。
看这章时,正好在思考那个商会意见,而且对商会分析及结论颇不认可,所以突发奇想,想以武侠小说的形式写一篇文章,从侧面探讨探讨这一问题,顺便聊以自娱。
这是我第一篇纯以武侠风格写的小说,所以写得挺认真,反复斟酌措辞用句,当然其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对原著文字的致敬,但写得还算比较酣畅,只是在其中的人物刻画、环境设置和如何嵌套信用证业务背景上花费了不少心思。
不过,总算有头有尾地写完了。hope有人喜欢。
《震惊!空运单装运日居然可以这样显示……》 2017.3.6
这篇可以算是一篇纯专业文章。
开头尝试以诙谐讽刺的口吻切入。
内容没太多可说的。
后来就没怎么以这种风格写了,因为发现,自己开始落笔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写成诗,写成小说,哪怕本来是在思考专业问题。
你说,这是先天的么?
《原来》 2017.3.28
原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心疼和喜欢你写的文章了。
所以,我本能地提出把你这篇精心写的、没能发的文章放在我这里发。
你是第一个。
文字略加修改,融入了少许我的风格。头尾各赋诗一首。都不在话下。
注明作者。(只好意思注成XX女侠)
还做了一幅配图。你应该没太注意,或者没太注意到,配图的重点。
配图的重点就是……
或者是——湖。
《无霜哥哥,请你如实回答》 2017.3.29
嗯,我开始看倚天了。
这是我最近看的这几部里唯一一部没看过电视剧的(只看过电影,还是只有上没有下的……),所以,我的感触基本都来自原著,比较纯粹。
烟花三月兮樱红草长,
美人来归兮心惆意怅,
躬身自省兮难究其竟,
人心叵测兮无可奈何,
心性相通兮奈何若何……
(对,我没用“草长莺飞”,而是“樱红草长”,所以,这就是我)
这首诗,既提挈本文,亦反映现实。“作”意浓浓,溢于字表,呼之欲出。
【170720】
烟花三月
——标记时间。(其实即使不标记,应该也不会忘记)
美人
——对,就是字面意思,美丽的人儿。(这个词可以直接认领 =。=)
来归
——小说情节中两人分别四年后重又相逢。
躬身自省兮难究其竟
——可能是男主对“十年前……”这段内容的反思与迷惘。
人心叵测
——人心难测,女人心则更是好难捉摸(对吧)。尤其对于男主来说,止若的心思,他似乎从来就没弄明白过。(后来,你写了“美人心思实难度 忽明忽灭奈若何”)
心性相通
——无霜和止若在那些年里,逐渐心相近、性相投、意相通。(后来,你写了“念之可爱性相投”)
“无霜哥哥!你又在多愁善感呐!”
——“烟花三月”这首诗,既是我赋的文首诗,也是小说中男主开场时在喃喃吟诵的,被悄悄进来的止若听到,所以被“嘲笑”了。
“怎么是‘又’?我上次取笑无霜哥哥是哪一次啊?”少女依旧笑着问。这么多年,无霜嘴上一直斗她不过。
——情节源自现实,老被你“怼”得噎住,还不能拿你怎么样。
“昨日刚到,嘻嘻。”
——这位止若妹妹也喜欢用“嘻嘻”。
十年前,无霜与师父泛舟淮水,初见止若,虽非一见倾心,但也颇有好感。之后与之同门学艺,终日相对,亲近之意渐盛,但始终无所僭越,一晃四年。此后,止若远赴西域,另学它术,十年间虽偶有重逢,但物是人非,或情势不同,或过客匆匆,无霜终究未及表露心迹,至今引以为憾。
——淮水初见的情节借鉴自倚天原文,没记错的话,张无忌和周芷若初见的地方是汉水(或X水……)。记得,张三丰救得周芷若后,周芷若跟随在他们船中,一直给身负重伤的张无忌喂水喂饭,像个贴心善良的大姐姐,但,后来还是变得那么心机……无霜在十年间始终没有向止若表白,有点取自我之前说过的经历……虽然结果略有不同,虽然我临了还是表了一下,但回想起来,真的是太过简单粗暴,你肯定会“嘲笑”。
【170721】
“啊,那路上一定累了吧,快先坐下来歇歇。”“不累,一回到这里就感觉神清气爽,倦意全无了!哈哈!”
——虽然前一晚可能睡得很晚,很困,但第二天一早见到我(if you wish),还困吗?这天下午,我参与做了一下午讨论,翻来覆去那几个点,叽里呱啦,真的忍不住要吐了,也很累,结果终于结束,坐到你对面的时候,真的“神清气爽,倦意全无”了,哈哈!我小说里这段文字很有预见性吧。
“止若妹妹,我说是你别揶揄我才对!像我这般墨守成规,穷不思变,迂腐寒酸,谨小慎微之人,也就这里还暂时容得下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境界!”
——时刻保持自我批评,时刻记得对你说过的“谦虚谨慎不傲娇”。我一直自觉,我的观念是比较传统的,比较喜欢怀旧,觉得真善美最好,也喜欢真善美,喜欢简简单单,纯纯真真,不喜欢人情世故,勾心斗角,当然,我知道,我当然不是喜欢傻,斗争的能力和意识是必须具备的,不能甘受人欺负,尤其女人当中可能更加需要,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对纯与真、实与诚的喜爱和追求。另外,我可能有一点不爱和害怕改变,有时候不够主动,会错过一些,胆子也不够大,做事瞻前顾后,往好里说是细致谨慎,但也有不敢和畏难的因素,而且,对喜爱的人就更怂,经常搞得自己很闹心。虽然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比以前已经改变了很多,但还需努力。
我展露自己比较少,跟不熟悉的人也不会交流很多、很深,所以,自然的,了解、熟悉我的人也就不多。我真的只有在很熟悉、真心认可的人和朋友面前才会有啥说啥,想骂就骂,想笑就笑,才会很幽默,才会很妙语,才会很“毒舌”。更近一步的,才会特别想保护ta、特别想ta好,特别想教ta,当然,也特别想跟ta探讨交流,获取知识,获取信息,获取八卦,学习长处。
无霜孤傲地以为,世界之大,竟仅有此处可容他。他其实是说,因为他性格孤僻、不善交流,整个世界都不懂他。他这样是不行的,他至少得争取到止若。
“诶……”少女吁了一口气,看了无霜一眼,低语道,“你还是这么自谦,自负,自恃清高……”
——即使心里喜欢得紧,即使连傻子也都看得出,但无霜嘴上还是很硬,说话不太招人喜欢,也不太能听懂对方话里话,加上不懂女人心思,所以他看上去一直很倔强、高冷。
答疑
——全都是我精心设计和回答的问题(虽然被你抖着跳过了=。=)。因为业务本来枯燥,而这答疑的内容又可谓比枯燥更枯燥,所以我在解答时也是极尽可能,用尽量通俗和大白话的语言去说。不过,专业毕竟是专业,夹在其中是有些不伦不类,如前文所说,后来的后来,我也就不这么干了。
无霜刚想谦虚两句,少女忽然语调低转,看向窗外,似在自语,“要是……你在其他事上也能这般心若明镜就好了。”
——你跟我说话的时候也经常突然声音很低(不管是不是自言自语),完全听不清,然后问你说的是啥,你也不说。(=。=)
无霜看着止若,不知有没有听清她这番话。虽然十年过去,白云苍狗,时移世易,但他眼里,似乎仍然是那个恬静懂事,温柔体贴的她。
——分别再久,变化再大,变故再多。 在他眼里,她似乎仍然是那个恬静懂事、温柔体贴的她。在我眼里,即便你可能将不是现在的你,但我也仍然还是对你狠不下心来。
少女回过头,看着无霜,无霜也正怔怔地看着她,两人四目相对,一时无言。
——我走过来,你抬起头,笑出熟悉的笑容。我看着你,你看着我,一会儿。一会儿,我不好意思地移开目光,不舍地移开目光。为什么看看你,还需要找借口,还需要你眼上有黑眼圈。为什么我看你眼上并没有黑眼圈,也许,是因为我看了一会儿,只看了一会儿。
无霜待要将目光避开,少女忽然说道:“无霜哥哥,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你。”“妹妹……请说。”“请你如实回答。”
——“为啥?”无霜不会拒绝,不会说不,不会对她沉默。所以,不管前面她已经问了几个问题,她后面还要问几个问题,他,都会回答,无所谓如实,因为如慕如诉,无言不实。这就是为啥。
初遇如昨
——如昨的,是那些美好人间。
欲语还休
——欲语,日复一日,翻滚沸腾。还休,郁郁悠悠,憋出内伤。
新桃旧符
——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有些事情记得,有些事情模糊,有些事情原来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简单,有些事情原来背后还有有意思的心思。
惟求心性
——
求心求性求人。
《我》 2017.4.2
我不知,我不懂,我不了,我不解,我不能,我不够,我不明,我竟不禁;
我难思,我难辞,我难受,我难承,我难达,我难改,我难说,我竟难过;
我无恃,我无恐,我无话,我无语,我无心,我无情,我无依,我竟无言;
我哭泣,我沉默,我愤怒,我怅然,我若失,我找寻,我以为,我无以对;
——其实就是:不禁难过,无言以对。为什么难过,反正当时有点难过。为什么无言,反正当时无人以对,无言可诉。
我就是我,愿带你看不一样的烟火。
——我就是我,愿带你看不一样的烟火。
《她》 2017.4.3
他,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喜欢你」,然后,走出教室;等她,走进教室。
——大学的时候,我们专业(因为傻,花钱多=。=)刚开始有自己专用的自习教室(虽然我也很少去),但教室本身是普通教室,并没有任何标记。所以,晚上的时候,去自习的同学经常会在黑板上写上,“本教室为XXX专业专用自习教室”这样的话,有不知情的同学推门进来,看到黑板上这句话,一般就默默出去了。但是,我没看到过谁在黑板上写下“喜欢你”。所以,这是我的原创情节。
他,来到操场,对着她的方向,心里默念,「喜欢你」,然后,走回寝室;想她,梦里可知。
——大学的时候,我曾经也在某个晚上徘徊在操场(准确的说,是寝室楼外一片停自行车的场子=。=),有点纠结,有点想不通,有点难过,有点单纯。
他,坐上地铁,经过那一站,脑中浮现,「喜欢你」,然后,继续疾驰;愿她,没有心事。
——毕业以后,发生的故事。你,想听吗?(你,想说吗?=。=)
多年以后 / 她已不是她,她是又一个她。他,还是他。
——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老了。你说,“诶,一把年纪了,姐睡了”。跟过去的自己比,我们都老了。我那天在台上开场时说了,“年龄,都不是问题”。他,还是他。我,也还是我,那个帅帅的我。你,也还是你,比之前更美。
《你》 2017.4.4
你 / 坐在旁边 / 开心,兴奋,争执,吵闹 / 听着 / 不恼
你 / 坐在后面 / 紧张,专注 ,想笑,忍住 / 看着 / 很酷
你 / 坐在桌前 / 埋头,凝神,仔细,认真 / 想着 / 心温
现在 / 你在哪儿 / 你在那儿 / 你回来吗 / 你要回来 / 你知道吗 / 你知不知道
明天 / 希望你 / 依旧 / 坐在那里 / 抬头,微笑,问候,胡闹 / 这样 / 就好
【170722】
你——是你那篇文末留言那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本文文首问题的答案,也是一切“为啥”的答案。
坐在旁边——是坐在副驾的位置。我说我被吵到头疼,可能不光是因为吵(虽然你们的确争得有点吵),也可能因为前一晚有点兴奋,第二天起得过早,没睡好,也可能因为第一次开车载着你,去公干,有点紧张,神经紧绷,但又特别想听你们的讨论,所以,四核烫得发疼了。
坐在后面——是坐在选手的后面。你需要紧盯时间,十分专注,又一直听着选手比较搞笑的发言,你笑点又低,又不能按错铃,看到你有在忍住笑,哈哈。
坐在桌前——应该是桌后,为了押韵,只能桌前了。你埋头看东西的时候,好像确实埋得很低,透过显示屏都看不到你是否在位子上。不管你是埋头看东西还是抬头看屏幕,都很凝神,表情很认真,经常眉头微蹙(像《你》这篇的配图),甚至眉头紧锁。我跟你说过,不要老皱眉了,不好看。
现在,你在哪儿?你在那儿——第二天,咱们不同路,我只知道那个地方的名字,但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儿。虽然,我本想把你再安全、舒服地送回去,但也没有办法。(虽然我当时被你treat like a taxi driver,但我即使作为你的taxi driver,也想尽责啊)
你回来吗?你要回来——这句话聊以安慰我自己。
你知道吗,你知不知道——这是我当时纠结难受的主要原因,因为从那时候开始,我就逐渐意识到,“被缠住了”。
明天 ,希望你, 依旧,坐在那里。 抬头,微笑,问候,胡闹 。 这样,就好——我不会很虚伪地说这只是我希望的全部,但这却是希望产生的原因。
【170723】
(虽然今天,更新的积极性被略打击了,但,我还是更了,没抵抗)
( This never e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