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壹心理李小墨原文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情绪丰富,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感知都很敏锐,很容易被触动。我又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我可以把自己的情绪摆在砧板上观察、处理,即使是最奔溃的情境,也可以快速收拾心情。
在好多年前,我就学会了情绪自理。我发现,我越来越不喜欢别人来干预我的情绪,哪怕是最亲近的人,哪怕是充满温情的安慰。因为多数人都不擅长安慰。我害怕误解,害怕评判,害怕自以为是的建议,这些会让我一下子对倾诉失去兴趣,我宁愿自己来消解。
那到底怎么安慰一个人,才能让人感到真正的安慰?
1.错误的安慰,会变成更大的伤害
共情能力指的是,置身于对方处境,并体会对方的感受的能力。错误的安慰,有时候是因为没有共情。
一种是不以为然,不当回事儿。你告诉他你面试失败的失落,你被朋友贬低的愤怒,你被老师误解的委屈,他只会冷静地告诉你:“哎呀,这很正常,这没什么,这用不着放在心上,你要豁达一点。”
这种安慰思路逻辑上当然是对的,我们所有的情绪都是暂时的,过段时间就会烟消云散。可是这样的安慰等于告诉对方根本不该有这些情绪,本质上是在否定对方的感受,这种回应很冷漠。
一种是比惨。无论你告诉你置身于何种处境,他好像总能挖出一件往事告诉你,“你这种情况我也经历过,当时我比你惨多了,你这都不算什么。”就算自己没有相关经历,他也会弄来一段别人的经历,强调这一点。
这种安慰逻辑,等于在告诉倾诉者,你是弱者,因为你是弱者所以才会有这些情绪。
一种是轻易下判断。这是我最不喜欢的,她还没来得及细听你诉说原委,还没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就开始判断“我觉得你这样有点自私”、“我觉得你也有不对”“他可能不是这样想的,你或许误会他了”俨然一个公正严明、不偏不倚的法官。
也许你是对的,可是作为被安慰的那一方,情绪不佳之余,还要替自己申诉辩解。本来简单的事情,反而更复杂了,只会烦恼更甚。
错误的安慰,有时候还因为错误的共情。
一种是谈论自己。和比惨不一样,这种安慰方式是告诉对方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所以我理解你的感受。可是这真的是感同身受吗?这种安慰逻辑本质是在不停地谈论自己,却没有给予对方足够的注意力,对方会感觉:“我的经历不断被你投射到自己的经历,我只让你想到你自己,好像你只关心你自己。”
一种是自以为是的建议。误以为,对方的倾诉是为了寻求建议,没有等情绪冷却,就极其冷静理性地给出一堆建议。可是说真的,该怎么做,要这么做,我自己何尝不知道,何尝想不出来,只不过我现在沉浸在感性的情绪里,需要理解、安慰和陪伴。
比建议更糟糕地是贸然替对方拿主意。世界上最了解一个人的,永远是他本人。他无法向你倾诉他生活的全部细节,也会有保留地和你分享他的感受,所以我们对别人的了解永远只可能是局部的,你自以为那是对方最好的选择,却未必是他想要的。
朋友向你抱怨男朋友的不好,可能只是小牢骚,你来一句“我劝你还是早点和他分手吧。”对方岂不愕然。替别人拿主意,不注意分寸,有时候甚至逾越了倾听者和安慰者的本分。
错误的安慰,不仅无法带来真正的安慰,还会造成新的伤害,甚至让安慰者和倾诉者之间生出嫌隙。
2.情绪的错误观念,大多来自原生家庭
错误的安慰来自错误的情绪观念。而错误的情绪观念,常常来自原生家庭。
观察其他家长,回想自己小时候,我发现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处理,常常是简单粗暴的。
无非是以下四种方式:
交换:拿孩子平常喜欢的东西,去交换这种情绪。
孩子哭闹,告诉他:“你不哭,我就给你吃糖”“别生气了,我带你去游乐园”。这对小孩可能是奏效的,可是通过转移来处理情绪不是长远之道,情绪不会因为转移而消失,而会在心理积压。
如果“交换”变成这个孩子处理情绪的单一办法,他以后处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无法从内部消解,只能从外部寻求转移,很可能失控地变成暴食症患者、购物狂等。他处理别人情绪的时候,也倾向于提出用吃饭、游乐等方案替代掉别人的情绪,这种方法会奏效,也提供支持,但不能真正地走进别人的内心。
惩罚: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东西,是不应该有的。
谁有负面情绪就是他的错,应该受到惩罚。家长对孩子说:“你再哭,我就揍你”。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就是孩子认为负面情绪是不该有的,是错误的。所以自己有情绪的时候,觉得无根据、不恰当、不应该。对于别人情绪,自然也认为不应该出现,容易否定别人的感受。
冷漠:认为情绪是个人问题,其他人难以帮助。
遇到孩子有情绪,家长的反应是“回自己房间,气消了再出来”“要哭就给你哭个够”。这种情绪处理办法,是一种孤立,这种孤立带来的孤单和无力,比情绪本身更难以承受。
说教:对有情绪的人说大量的道理,你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你不应该……。”大量的说教让人烦不胜烦,却没有真正的理解。
长期被这样对待的孩子,长大后不仅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也无法对别人的情绪产生共情。
3.正确的安慰,大多遵从这样的步骤
那有效的安慰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李中莹在《爱上双人舞》这本书里,介绍了一个处理他人情绪的方法,非常有参考价值。
第一步是“接受”。
一方面告知对方你注意到了对方有情绪。我们觉得自己最不被理解的时候,可能是默默生气、悲伤、愤怒却没有人觉知、关心。朋友、恋人没发现或假装没看到我们的情绪,我们会感到失望,觉得被冷落。
另一方面,要告知对方你接受这个有情绪的她。“你怎么又闹情绪了?”“你怎么又发火了?”“你干嘛又发脾气啦?”这些说辞不管说得多么和颜悦色,其实都是在否定对方的情绪。
正确的做法是:“我注意到你有点不开心,想和我谈谈吗?”“你的状态跟之前有点不一样,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
第二步是“分享”。
一个情绪里其实包含情感、事实、行动三个方面,分享的重点是情感和事实。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分享情绪感受,然后再分享事情本身。
倾诉者总是忍不住先说事情,这个人多么过分,这件事多么不合理,这个遭遇多么让人生气,牢骚和激烈的言辞铺天盖地来。但是安慰者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你必须把对方的注意力迁移到他的感受上。
为什么?因为人对自己情绪的觉知和觉察,本身就是对自己情绪的瓦解。
当他说出大约6个关于感受的词语,你就会发觉他的声调降低了、身体的动作减少了。这个时候再问引起情绪的缘由,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不致于两个人被困在情绪的沼泽里出不来。
第三步“设范”。
设范的意思是指为对方的行为设立规范,即划出一个明确的范围,里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的则是不合适和不能接受的。
这并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公正的法官去批判他人的行为,而是拿出同理心。
沟通中的同理心,它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观点上,你先把自己的意见放到一边,你试着去理解别人的观点。同理心并不意味这要同意对方,但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基本共识。
二是情感上,你去体验别人的感受,他们的恐惧、悲伤、失望。
三是关心对方的福祉,不光是和对方有一样的想法和感受,而是进一步真诚地为他们的利益着想。
设范,首先要找出事情中你可以接受的地方,并进行言语上的肯定。你总能找到一些基本共识,予以肯定的,比如“你这么考虑是有道理的!”“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会生气的。”
这样一来,倾诉者在心理上,就不是孤立的,能感受到自己是被支持的,你是站在他这边的。
接下来你向对方指出他需要改变的地方,不可以直接说出对方的不对,或者应该怎么做,这样就把自己重新放在和对方对立的立场上,把刚刚建立起来的心理效果破坏。
你应该关心对方的福祉,真诚地为他们利益着想,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倾诉者和男友闹矛盾,但两个人是准备结婚的,你可以说:你是打算和他结婚的,一定希望两个人心里没有疙瘩地走进婚姻,你如果把矛盾激化,可能会破坏了两个人的亲密感的。”
比如,倾诉者抱怨上司处处针对她,你可以说:上司挑剔肯定做得很辛苦,但是如果不准备辞职或调岗,想在这里发展总是跳不过他,把矛盾公开化,可能会对你不利。
第四步,“策划”。
就是对未来的行动的策划,主要是为了引导对方,让他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燃起对未来的期望,不再沉溺于无助益的负面情绪。
这一步要有前面的步骤做基础,直接跳到这一步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同时对未来行动的策划以引导为主,不要贸然给出建议或替对方拿主意。
第五步,“行动支持”。
爱一个人,就是在他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有些情绪,我们只能用陪伴、用语言宽慰来安抚,但有些情况,却可以用具体的行动来支持。
朋友的手臂划破了皮,语言的安慰让人心宽:“天呐,我看着都觉得疼,千万别沾了水”,但如果为她买来一个云南白药创可贴,就更加贴心。
室友准备辞职考研,十分焦虑,你开解她支持她之余,你尽己所能,为她要来难得的复习资料,会让她更加心安。
只靠一厢情愿、一腔真诚,不一定能真正地安慰人,还需要一颗七窍玲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