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科技能力下,我们并没有能够回到过去或跃向未来的能力,可是人类的好奇心并不满足知晓当下,他们也会研究过去与未来。
在古代,天空中的星体曾经被认为是永恒不变的事物。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十八世纪中期提出了星云假说。在那个年代,康德提出星云假说无疑是比较新颖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天体的年龄还缺乏认识,康德正是在太阳系与其他被发现的星系的比较中获得的灵感。不过康德毕竟是哲学家,他的假说中也存在一下不切实际的臆想,甚至提出了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上的居民越聪明这样的说法。
后来,对星云假说作出巨大贡献的是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他的假说比康德的更加严谨,促进了星云假说在十九世纪的流行。他提出太阳系是由一个灼热的气体星云冷却收缩而成。原始的灼热星云呈现球状,直径要比今天的太阳系大得多,自转缓慢。后来,由于冷却而收缩,自转速度变快,同时因为赤道附近的离心力最大,导致星云逐渐变扁。当赤道边缘的离心力大于星云对它的引力,赤道边缘的物质便被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旋转的气环,由于星云继续收缩,上述过程继续发生,又形成另一个旋转的气环,最终形成了与行星数相等的气环,即拉普拉斯环。星云的中心部分最后成为太阳各环在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逐渐聚集形成行星。不过在十九世纪,星云假说依然不是一帆风顺。在那个世纪,灾变说、爆发说以及俘获说等百花齐放。到最后,星云假说才成为主流。
知晓了太阳的过去,科学家们就把眼光放向未来。太阳体内的氢元素在热核反应中不断被消耗,耗尽的那天就是太阳核心区坍缩的日子。这时,核心区以外的另一壳层中的氢元素将被点燃,成为新的核反应区。新反应区产生的高温高压将使整个太阳外层发生剧烈的膨胀,太阳表面的温度却急剧下降,太阳从此成为一颗红巨星,并在红巨星阶段停留几亿年。
在太阳的全部能源都被耗尽后,太阳将成为一个拥有太阳的全部残留物质,但体积却与地球差不多大的星球,它的密度约为地球的20万倍,这一星体称为白矮星,是大多数恒星最终的归宿。
这是太阳最终的归宿,也是太阳往事的尾声。
公众号:香猪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