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核心条目)
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是用来获取新的知识)。【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首先是运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如果知识只是用来记忆在脑子中,这种知识也是很快会被忘掉的。知识不是死的“货物”,不是为了储存而已。况且 在现代信息社会,仅仅是储存知识,人脑自然赶不上电脑。人脑最可贵的地方在于思考,在于综合地运用知识,从而产生亲的创意与思想。】
在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就是要学生运用知识去碰撞出新的问题,进而去运用知识找到新的答案。只会回答现成问题的学生,只是知识的存储器,不是思考者,不是真正的学习者。】这种观点就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倒出来”这个比喻很形象,似乎知识只是在书本、学生脑子与教师问题或试卷之间来回流转,而没有在学生脑中产生什么新的建构一样,那么,知识能流过来,还会流走,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在实践中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其结果就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脱离学生的知识有什么危害?我们该怎么办?1.两个脱离,点出了死背知识的害处。因为知识只是在学生脑子中过一遍而已,没有与学生脑子想法相融合,没有产生亲的内容,就像漂在脑海里一样,自然是脱离的。好像知识与学生的脑子只是物理现象,不是化学或生物现象,没有变化与生成。没有触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学生自然不会对知识、学习感兴趣,掌握知识就会慢慢让学生感到讨厌,想尽快摆脱学习。这就是厌学的产生。2.例子:就像写作教学。教师口若悬河地给学生讲很多写作的知识,哪怕是在课堂上联系一些经典的名篇文章,强调名篇中的写作技巧多么高明,我们多么需要借鉴。但这种知识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没有什么联系。学生不知道怎么把这些写作技巧与自己的写作联系在一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生对写作是不会有兴趣,写作知识只是在他的脑子中过一遍,不能实际增进学生的写作能力。3.所谓书到用是方恨少,就这个道理。只有用时,才知道某个知识是学过的,是要用到的。这也启发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设想学生可能会在生活中用到的场景,让学生对知识有代入感,知道这个知识在哪种情况下是可以用到的,最好,当即就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中体会一下。】
必须首先改变对“知识”这一概念的实质的看法。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行合一就意味着把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情景、思维情景结合在一起,落实到行动上,去运用知识,让知识穿越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这样才是真知。占据人的思想,就是与思想融合,成为一体,成为知行合一的状态。】
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这是它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而只是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规律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常常是适得其反:每向前一年,学生就感到学习越来越困难。【学生不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良性循环,越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就越没有学习的热情,就越觉得学习更多的知识是负担,是困难的。而学到知识能够运用,找到知识的用处,越知道知识的价值,越倾向于学习更多的知识,让知识不断发展深化。让知识用起来,流动起来,才是学习知识的真正路径。】
从这些道理中能引出什么样的实际建议呢?【苏氏喜欢用设问句来组织文章,说明自己的不断思考中,要学习这种写法。这样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显现,也更清晰。】
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让知识成为手段,活起来,在脑力劳动、精神生活中、相互关系中去交流,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就像水,我们是借助水这一生命手段,不断成长的,我们不能见到水就储存起来,而不进入自己的身体,不化为自己的血肉。水是生命的目的,也是手段,但不是最终目标。我们是借由水而长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