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红楼的人都知道,甚至没读过红楼的人也知道:宝钗黛玉是对头。
宝钗没来贾府之前,黛玉和宝玉“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在宝玉眼里,没有一个人可以和黛玉相比,黛玉那是妥妥的C位,自从宝钗来了以后,宝黛的争吵就开始了。
宝钗来了以后,众人都认为宝钗无论性格还是容貌,都胜过黛玉,舆论开始向宝钗那一方倾斜。虽然黛玉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但大家的看法也不能忽视,毕竟当时婚姻大事主要凭借“媒妁之言”,舆论导向也很重要。
让黛玉生气的是,不仅众人更喜欢宝钗,连心里一向只有她一人的宝玉也分了一部分注意力在宝钗身上。况且宝钗的确才貌出众,毫不逊色于黛玉,一向自负的黛玉第一次感觉到了威胁,每当宝玉和宝钗在一起说笑,黛玉就和宝玉争吵。
无形之中,宝钗黛玉形成对立的关系。尤其是有了“金玉良缘”之说以后,宝钗和黛玉之间的矛盾更加白热化,主要表现就是宝黛争吵越来越厉害了。
而这样看似水火不容的两个人,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却成了无话不说的闺蜜,她们缘何成为朋友?
造成两人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两人和宝玉的感情问题。黛玉之所以把宝钗看做敌人,不仅因为宝钗的出色,更因为宝玉在感情上的游离不确定性。宝玉到底爱谁?认同“木石前盟”还是倾向“金玉良缘”?黛玉希望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宝钗间接成为检验宝玉的试金石。
宝玉在一次次争吵和龄官的无意点化下,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心意,说出让黛玉“放心”的话,自此宝黛争吵才真正结束,宝黛又恢复到之前的亲密无间和无话不谈。
随着黛玉的心结消除,宝钗在黛玉心里的威胁等级也下降了。
在黛玉那一面,宝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敌人。在宝钗这边,其实一直都想收服黛玉。
宝钗是一个社交达人,虽然年纪不大却胸有城府,来贾府没多久就上上下下获得一片赞美,连一向爱挑刺的赵姨娘对宝钗为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宝钗对自己的社交才能十分自信,就像黛玉对自己的诗才很自信一样。
自信的人就喜欢挑战,元妃省亲时让大家各写一首律诗,黛玉因为不足以展示自己诗才觉得不过瘾,直到代宝玉写了一首才稍稍尽兴。
人都喜欢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精益求精,宝钗也不例外。贾母生日,宝钗用顺着哄着的方法赢得了老太太的欢心;元妃省亲,宝钗以得体端庄深得元春喜欢;湘云为海棠诗社做东,宝钗用一顿螃蟹宴解决了湘云的难题,成功俘获湘云的心。
宝钗几乎赢得所有人的心,唯独没有把黛玉的心收服。我用“收服”这个词,并不包含贬义。宝钗是个有心计讲策略的女孩子,她长袖善舞,善于用各种手段笼络人心,这是一种很强的生存手段。
对宝钗这个社交达人而言,黛玉就是她社交道路上的一个拦路虎,越有难度越能挑起宝钗的征服欲。宝钗也许早有收服黛玉之心,只是没有找到机会而已。
宝黛重归于好后,黛玉不像先前那样对宝钗抱有敌意,在各种诗社活动中黛玉都很友善,即使自己的诗没夺魁也不在意,姐妹们一起十分融洽。
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大家在一起吃饭,席间行酒令,黛玉情急之中说出禁书《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抱”,这就给了宝钗收服黛玉的机会。
等送走了刘姥姥,宝钗把黛玉约到自己房中,先假装要审黛玉,给黛玉一个下马威,等到黛玉明白自己失言羞愧难当时,宝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身说法用自己犯过的错来规劝黛玉,像姐姐一样和黛玉谈心,让黛玉心服口服。
宝钗迈出了收服黛玉的第一步后,又在公开场合迎合黛玉的玩笑,在众人面前维护夸赞黛玉,为黛玉笼头发,给足了黛玉面子,击破两人不和的传言。
此后,宝钗在生活上关心体贴黛玉,在黛玉犯了咳嗽的老毛病后,一方面和她谈心解闷,一方面建议她用燕窝调理身体。考虑到黛玉在贾府寄居的不便,宝钗主动提出派下人给黛玉送燕窝过来。
经过前前后后一番相处后,黛玉终于放下芥蒂,把宝钗视为姐妹,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往日竟是我错了。 实在误到如今。”
宝钗黛玉有成为闺蜜的基础。
虽然宝钗有心收服黛玉,也不排除她对黛玉的喜欢欣赏。不讽刺人的黛玉也是很俏皮可爱的,况且黛玉才华横溢,品位不俗,这些都让宝钗很看重。
黛玉虽然忌惮宝钗,也从心里认可宝钗的品貌才华,不然不会把宝钗当做对手,只有实力相当的人才能够互为对手。
两人都那样出类拔萃,诗社活动中,宝钗黛玉凭着各自才华平分秋色,一个沉稳,一个飘逸,就像一对并蒂莲,旗鼓相当,各有其美。
加上两人又都是寄居在贾府的亲戚,相似的身份让她们更加惺惺相惜,如果不是宝玉可能早已是彼此欣赏的朋友。
可是宝钗黛玉真的可以成为闺蜜吗?
从后来的情节来看,黛玉的确把宝钗当成了姐姐,薛姨妈搬进黛玉房中后,黛玉跟着宝钗一起喊薛姨妈妈妈,信任依赖着薛家母女。
虽然两人彼此都有欣赏之心,有成为闺蜜的基础,但两人之间还是存在巨大的差异。
黛玉对宝钗,更多的是生活和感情上的依赖,像妹妹对姐姐一样。
然而姐妹毕竟不是闺蜜,姐妹固然亲,却不如闺蜜交心,能成为闺蜜的两个人必然有着相似的人生追求。
宝钗的目标是成为符合封建礼教的贤妻良母,夫贵妻荣是她的人生理想,从她对黛玉的规劝就可以看出,她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作诗不是主业女红才是正事。
黛玉,和宝钗完全不同。
她天生不喜欢循规蹈矩,不愿意被封建礼教束缚,更愿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不能实现人生理想绝不会逆来顺受,宁愿以死抗争。
宝钗有着委曲求全的柔韧,黛玉有着玉一样的刚烈干脆。不同的个性决定了两人不同的人生走向,暂时的和谐并不代表差异的消弭,未来两人注定分道扬镳。
何况在和宝玉婚事问题上,确实存在“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对立,世俗和爱情的较量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不是宝钗和黛玉和解就能消除矛盾的存在。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红楼梦曲词暗示最后的结局——世俗力量战胜了爱情,宝钗取代黛玉成为宝玉妻子。
这样有着不同人生追求、处在对立立场的两人,固然有亲密友爱的时候,终究也很难成为闺蜜。
20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