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好几个月,由于上班时间繁忙,断断续续看完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感触颇深。心里还在心心念念想着少安的砖厂,秀莲的病,少平的煤矿,还有兰香似锦的未来。润叶在丈夫失去双腿后才拥有的幸福,还有润生娶了失去丈夫的郝红梅的日子,田福堂在日渐颓废中终于想通看看他的儿子儿孙,孙玉厚老来的风光,晓霞被洪水带走的悲痛,卫红和金强为了爱情不顾世俗眼光的感动,金波找寻他草原姑娘的路,还有王满银一辈子浪荡在外,最后在上海人来人往中终于想到了他那朴实爱他等他的妻子兰花。
普普通通的故事,细致的描写这群年轻人的成长和爱情,描绘出了中国近十年的历史变迁以及人们思想的变化。
故事从一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名为双水村的小村庄开始,孙家、田家和金氏一族是双水村的主要组成部分。孙家代表了贫下中农家庭;金家代表了曾经的地主家庭;田家则代表了基层和中高层的领导干部家庭。
孙玉厚贫穷了一辈子,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孙少平,小儿子孙少安,还有个小女儿兰香。在旧社会,孙玉厚一家勤勤恳恳的挣工分,可怜全家人每天的碗里只有孙玉厚的老母亲才有点米粒。
什么是男子汉?困难打不到的人才是男子汉!
少平少安就是典型代表。
少安为了帮衬家里,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和父亲分担生活的重担。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已经懂得了亲情是他的精神支柱,懂得了他对于这个家庭的责任感。放弃了心中极其渴望的校园与书本的知识,挣扎后毅然回家。在日复一日的大山劳动中,他成长为一个结实并且智慧的庄稼人,与他一起读书的润叶,田福堂的女儿,家境殷实,读完书在县上当了老师,在当时的社会,两人青梅竹马但却因为家境相差悬殊,他们的感情遭到田福堂的反对。可怜的少平拿着润叶给他告白的信恍恍惚惚,却始终不敢去面对这份真真实实的感情,润叶是公办老师,每月拿着工资领着白面,而他,要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父母奶奶每天要吃饭,弟弟妹妹还在上学,家里还有欠款要还,一家人至今温饱还是问题,他拿什么来娶润叶,家里只有一孔窑洞,自己晚上在牛棚过夜,彩礼酒席这最基本的他都拿不出来,更何况家里这般光景,怎么娶一个公办教师?作为读者心情悲凉,这就是现实,即使放到现在的社会,这样的爱情也是不被祝福的,人们认定无法有一个幸福的结局,之前看到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现实总是可以打败一切。
少安通过亲戚的介绍,娶了一个能干能受苦并且不要彩礼的山西姑娘,秀莲。孙玉厚东拼西凑勉勉强强的为他的儿子办了婚礼。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生产责任制,少安带领自己的生产队,成了县上的“冒尖户”。随着政策的放宽,少安开起了自己砖厂,他小学毕业,没有理论指导但却是生活中的实干家,改革中的先觉者,成为双水村第一个敢尝试敢打拼的年轻人,砖厂的成功使他获得全村人的尊重,纷纷对这个年轻后生竖起大拇指。可是生活啊,怎么能让人如此顺利且如愿,他新扩张的砖厂第一批砖就出了大问题,全部作废,在80年代,一个普通农民欠款上万,每月还要承担信用社的利息,还拖欠着全村大多数人的工钱。这对一个刚刚从贫苦生活中翻身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生活的裁决,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的客观条件
而他,撑起了这一切,一年后翻身而起,还出资为村子建立了学校。
最开始少平是一个庄稼人,最后他成了一个农民企业家,还为村里建立学校,一个农民已经能够这样支配金钱,令人感叹真正的素质、能力、金钱观只有生活的课本来的真切。
少平是少安的弟弟,少平这个人物的刻画是路遥心目中的乌托邦,他对少平的偏爱可见一斑。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这个人物是对自己自尊的启蒙。他在哥哥少安的支持下读完了高中,在读书期间,他看了古往今来很多中外名家的作品,使得他的精神世界一步步开阔充实。他一开始是一个穷学生,最后他是个煤矿工人并且身患残疾,他那么努力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可是这个人物身上的自尊让人汗颜。
生活中我从未见过一个人能够像他那样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己也读了很多年书,上了很多年学,身边充满着各种聪明或是自命不凡或是家境殷实的人,有时回到家乡享受着信息不对称给自己带来的优越感,但是一想到少平,就如梦醒一般惊悟到自己精神世界的荒芜和贫瘠。
儒家讲“慎独”,是在没有监督时的道德自律。而孙少平的精神追求,也是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的个人的选择。他高中毕业回家,不甘待在大山,他的思想早已飞往外面更大的世界,他说服父亲和大哥,背上行囊自己出去打拼。他在桥头等待包工头招工,做小工,坚硬的石头让他的后背血肉模糊但他依然未放弃过读书,未放弃过自己精神世界的追求。
他的周围不是一个能够欣赏和奖励他的这种追求的环境;他也没有如许多“爱书之人”那样如孔雀般陶醉于自己的才情,展示自己的品味;他甚至不是因为专业上的纯粹的热爱而去学习。他对精神世界的一丝不苟,仅仅是因为他把自己作为一个高贵的人,来由衷地尊敬和爱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个动物,潦草的对待;或者当成某个社会角色,这些角色中寻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成就感。
这样的态度比任何言语都有力量,这样一个高贵的普通人比任何社会角色都更令人诚服。当今社会上流行着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来判断他的质量;我身边也不乏动辄对他人的“成就”或“品味”作褒贬之辞的朋友。我见识了孙少平这样的人,我更愿意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人可以独立于成败,独立于世俗的价值评判,独立于他人的褒贬,而自己尊重自己,做个高贵的人。
很多时候对自己的不满,包括不够坚韧,不够勇敢等,但是一想到少平少安这样的人物,任凭时代更替,任凭身边沧海桑田,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的要求从未变过。这是我最敬佩的地方,也是我一生之追求。作为一个小小的读者,更希望的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从而获得力量和前进的勇气,做一个高贵的人,不因任何事情轻视自己,也不因自己拥有的一切而看轻别人。
我们都很太稚嫩,生活这门课能教会我们的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