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晓琦 钟羽 杨蒙雪
个人部分:
钟羽:
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而言,学校成了无聊的地方,学习成了令人厌恶的事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教师更好的教,这本书就诞生了。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教训”老师,而是为了提出一些对于解决学习问题更为实用的方法。书中对与学习有关的一系列观点、因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学习者不是单纯的学习“参与者”,而是他所学的东西的“创造者”。
何为学习?学习是个混合词,不仅指已经掌握的内容,又可以指调动已掌握的内容,而后者更让人感兴趣。只有弄清楚怎样才能让个体利用其所学,才是让人更加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文中多处地方一直提到先有概念的影响,这使我感触很深。很多儿时学的内容早已在学习者脑海中根深蒂固,学习者被已有经验和知识束缚,在接受一种新知识之前都要加上自己原有的经验,使教师很难去推翻旧概念,所以对学习者的先有概念的考虑必须成为一切教育计划的出发点。其次就是关于动机问题。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的产生最初取决于他的需求,有了需求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行动。深入了解学生没有学习动机的原因和后果,将一项活动进行规划,使其包括具有学生的需求、兴趣和愿望在内的好几种特征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还需运用“思维助手”来帮助学习者思考。
以上就是我对本书感触较深内容的一些见解。
杨蒙雪:
学习的本质,学习是什么?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学习?我们平时日常中的“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吗?
读完这本书后和读完这本书之前,同样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涉及了些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但这是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因素,还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等。这种动机的培养相较于任务驱动而言,是学生主体的主要因素所引导的,是积极的。主动将新接受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与原先已有的先有模式相结合,改变之前错误的观点,或是更新之前的观念,使这种认知代替原有的先有模式。
学习知识应是出于内在对知识获取的渴求,而不是出于外在利益的驱动,作为一个知识的“消费者”。现在我们的学习其实是现实的,我们都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现实的人,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目的,一级一级是为了考试、升级,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但最终对于学习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就业,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这种观念是从小受环境和经历的影响而根深蒂固的。但是我们学习仅仅是为了这些吗?并不是,我们所学的知识经验,有很多在今后的生活中并不会运用到。我们的学习的知识不仅仅是局限于固化的、一成不变的知识,需要变通,通过知识的完善,巩固自己的知识经验,完善自己的能力,修改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而言,虽说现在的教学改革不断盛行,但是原先的教授-接受的传统的教学对现行的教学仍有影响,因为这是对于当前教育模式最行之有效的教学,如何使学生将接受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的知识网络,在书中提到过的同样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但是真正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相对较困难的。当然在我们今后真正进入到教师的岗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着实需要仔细思考的。还有一个是“能动”,使学生在做中学,这样更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先有概念,使学生在做中有所收获,使实践经验与原先的知识经验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固化获得的概念。
于晓琦:
最近几天读这本书读的真是“昏天黑地”啊,这本书不像是我们平时所读的小说那样可以“一目十行”的根据开头几个字便可以猜测到接下来所要表达的东西,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可是集中了所有的注意力,几乎每个字都在脑子里认真地过一遍才能明白它是什么意思,读下来真是一件身心都在用力的事。
因为只读了一遍,有好多内容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但对有些观点也是持有赞同意见的。书中说的教与学的问题便是很适合现在的教育现状,教与学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当教师的教学被当做一种简单的知识的传递时,它便不能引起学习,甚至还会阻碍学习。我们在中小学的时候老师上课的模式便是教师只顾讲,学生只顾学,在我们以学生的身份来看待这个状况的时候我们觉得没什么,毕竟我们要通过好好学习来参加考试。但当我又作为一个可能会成为一位教师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时,我可能又会考虑到更多的方面,这种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进行知识的堆砌,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是相同的模式进行下来,这样并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预期的学习,或者说这种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是清楚的。随着近几年各种教育改革,我们也能感觉到教与学形式的改进,开始利用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任课教师也在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尽力改变这种固有的知识建构,我也希望作为师范生,我们能在大学课堂上学到更加不一样的东西。
小组部分:
我们小组三人在各自读了这本书之后集合在一起交流、分享自己各自的读书心得,也深刻的表达了自己对书中描写的部分现象的认同与感同身受,以下为我们小组的心得:
本书将教育学与心理学多方面知识融合在一起,对学习的本质进行详略得当的阐述,这本书主要表达的就是:知识是一种不能被传播的个体认知,任何人都必须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学习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进行学习,没有人能替另一个人完成学习,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赋予学习以意义。教学的作用只能是组织一些条件,以促进对另一种行为、另一种知识的探寻。而教师则同样也是通过组织或改变学生所处的环境,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作用。这一观点在书中多次被提到,一次又一次提醒像我们这样的读者改正对学习的误解,不要把学习当做是教师单纯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能不能学到知识在于教师身上。
另外,我们与自身学习体验相联系,现在教师在讲授知识时也会讲究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了解学习者本身的特征,从学习者能够接受与理解的内容出发,引起学习者的想要去了解的欲望。但是问题却是,教师个人意识里认为的能够与学习者相联系的基础认知等,在实际上可能学习者并不理解,这样也会给后续的教授增加障碍。就像之前我们一个组的成员在课上讲解小学三年级的内容时,教师可能觉得自己讲解时的话语等可以被三年级学生很好的理解,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好多话语是一个三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所接受不了的。这样就像是书中说的规则可能会相互抵触,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即使了解了所有规则,我们还是不能事先确定将要发生的事。
在书中提及到的关于学习的建构和解构,先有模式对于学习者学习新知识产生的消极的影响,通过对先有模式进行解构,来达到对于新知识的组织加工,但是对于先有模式的解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可以通过构建脚手架、桥梁等将解构转化为另一种建构,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
文中提到很多优秀学生结束学业一段时间后,对所学知识的储存少之又少,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他们启动了机器模式。在本书的后部分提出的“帆板模式”还是很适合来描述学习者的处境,海浪中航行的帆板需要借助风来到达目标浮标就像学习者利用已掌握的学习工具需要新信息来获得知识。而新知识的形成又需要学习者把已有概念和新信息进行有机而动态的结合,让她们进行相互作用。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小组对这本书的整体认识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