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同为一名班主任,我经常在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教学,去教育班里学生,才会让我们自己和孩子们都感受快乐,并能收获到双向的幸福感呢?
就比如说教学以来,每一届每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调皮,课堂中包括平时无法很好约束自己的孩子,那就需要我们对症下药,经过几节课的磨合,会了解到这样“特殊生”的特点,不同的是班级,相同的是这些“特殊学生”其实相同点也一样,害怕批评,不自信,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扬,那么课堂上,就适当多地去关注到他们,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到课堂中去。
再比如说班级管理,班级里面来自50个家庭的学生,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捣蛋鬼”让班主任跟着头疼,他们几乎每天都能找到不同的犯错途径去犯错,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强大的耐心和自我修复能力,不能让自己陷入情绪教育中去,我们常说教育具有长期性,何况年仅6、7岁的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对于很多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犯错和重复犯错都是在所难免的,同样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也确实是前期家庭教育导致的结果,所以,要学会接受,接受孩子差异性,犯错按类型处理,同样,最后一定要进行疏导教育,做约定,并且说“老师相信你”!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我们也要相信每位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即使现在有些不好的习惯,但经过老师不间断的正向引导,孩子始终会朝向正确的方向去成长,大概这就是相信的力量。
教育方法千千万,同为人母,学生犯错,若能用走心的方法去达到教育目的,又有何不可呢? 孩子的本心善良,在建立威信的前提下,发自内心地给予他们尊重,多沟通,多交流,多引导,触及到他的内心,会发现教育也不是件难事吧。多一分尊重和信任,少一分情绪化教育,会发现教室里到处都是快乐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