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人善于模仿。多少热播的综艺节目原本的创意实际来自于国外。这本来无可厚非。学习不就是从模仿开始吗?
这不,名演员赫敏的地铁丢书咱们也学来了。11月15日北上广地铁丢书事件炒得沸沸扬扬。且不管人家是作秀还是营销,丢书在地铁、顺风车、飞机的行为,无疑是能满足某些人的精神饥渴,帮他们度过无聊的等待时光,确实是件有益不损人的事,值得赞扬!至于能否唤醒人们的阅读意识,引领人们重新发现阅读魅力,倡导全民阅读等这些高大上的意义又岂是一日之功,一"丢"之事能完成的?所以别苛求中国版丢书的主办方与参与人员,接受这些人的善意,成全他们的美意,不好吗?
曾看过一段关于全民阅读的文字,意思是设立读书节未必能带来全民读书热。国外读书节很大程度上是全民自发阅读的产物。全民热爱阅读是"因",读书节是“果”,有了全民阅读的土壤,才能栽种出读书节的果子。从这个角度上看,为了激发全民阅读,4月23号读书节这天我们大力宣传行为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的,又何必过分指责发心也有善意的中国版丢书呢?这就根本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儿。但至少这些人在为此目的而采取行动,只是行动方式欠妥而已。
生搬硬套英国演员的丢书固然不当,人家地铁空间多畅阔,环境多宁静,国民爱阅读也有基础。我们完会可以借他山之石攻我山之玉,学习其精神,借鉴其实质,因地制宜,整合出一种适合国情的作法,进行一种高级点儿的模仿,岂不更好?
如明星示范阅读,或通过公益宣传或亲自组织读书会,慢慢引导人们爱上阅读,敬畏图书。
毕竟读书能让大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戾气。这样的话,在公共事件出现时,大家尽可能做到少一份谩骂,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指责,多一份理解,平和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安宁地过好大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