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有一天和佛印和尚一起泛舟湖中。
苏东坡在舟中时看到一条狗在岸上吃骨头,就用手指给佛印看,自己笑而不语。
佛印看了看,也没有说话,直接把手里拿着的苏东坡提字的扇子丢进河里。
然后两个人相视而笑。
他们俩是心领神会了对方的意思,苏东坡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苏东坡和佛印都属于“顶级文才”之级别的人物,我们普通人学不来他们的“哑谜”之能,但“逢人会说话”的本事还是要具备的。
会说话,除了文采的展示,更是情商、教养和格局的体现。
情商
曾仕强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甲、乙两个人是好朋友,有一天,乙到甲家里串门,甲问乙:
“喝点儿什么?”
乙回答说:“随便。”
尽管乙说随便,甲也没有太随便的给乙倒了一杯开水,而是用心的给乙沏了一壶好茶。
乙看到后很高兴,证明自己在甲心目当中的位置还是有的。
两个人正品茶时,丙过来了,丙是甲的上司,而且这次过来就是知道甲家里有瓶好酒,当然甲也知道,丙是过来喝酒的。
这个时候甲该怎么办呢?如果直接把好酒拿出来,那就得罪了乙,如果不拿出来那就得罪了丙。
只听着假大声对着里屋喊:
“老婆,你把我的那瓶好酒藏在哪了?刚才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见。”
他的爱人心领神会,立马拿着好酒出来了,说:
“昨天我收拾屋子,怕把酒弄脏了,确实把它藏了起来。”
这么一来,甲没有得罪乙,也没有得罪丙。
言语之力,妙在精准,恰到好处。
高情商的说话往往能让人感觉舒服,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
教养
看过这样一个古代故事。
一位年轻人到某地做刺史,当地的一名武官对他不服气,原因是:
年纪轻轻的毛头小子,凭什么比我官儿大?还来管我?
武官一直想找个机会参刺史一本,好让刺史离开此地。
有一天,刺史的马童见经过武官身旁,没有行礼,策马扬鞭而去。
武官抓住这个把柄不放。
武官把马桶痛打了一顿,带倒了刺史面前说:
“他见到我以后不行礼,我把他痛打了一顿,你是不是应该我贬官呀!”
刺史想:
“如果我把他贬官,那就显得我公报私仇,如果不贬官的话,又显得没有规矩。”
刺史想了想以后说:
“马童经过你身边,如果没有看到你,没有行礼,打也应该,不打也应该。
你打了他,教训了他,我把你贬官也应该,不贬官也应该。”
刺史的意思是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说抓着这么一件无所谓的小事不放,那两边都不好看。
经过这一件事以后,武官再也不给刺史找不自在了。
放过了别人,也是放过了自己。
秘鲁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
“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有教养的人,不光是尊重他人,同样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格局
一个每天买报纸的人,每天都对麦报纸的人说谢谢,尽管卖报纸的人从来不回话,而且一直没有笑脸。
买报纸人的朋友就问他:
“你看那个人的嘴脸,为什么每天还要感谢他呢?”
“我不能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买报纸的人心境平和且微笑着回答说。
因为别人的错误、过失或不当行为而感到愤怒、沮丧、自责或怨恨时,我们就让自己做了别人情绪的奴隶。
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愚蠢的表现。
著名导演阿瑟*米勒来京指导曹禺的新剧本儿,他们两个还是老朋友。
在一次聚会中,曹禺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册子,上面标着一位知名画家写给他的一封信,他拿给导演阿瑟*米勒看,只见信中写到:
“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部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剧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
你的戏剧命题不缜密,演绎分析也不够透彻……”
阿瑟*米勒问曹禺:
“他如此批评你,你为什么还要把他裱在专册里?”
曹禺说:
“这封信能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且给自己努力改进的信心。”
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成为惩罚自己的工具或自己前进的绊脚石,而是要把错误变成激发自己向前进的动力。
结语
但丁:
“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
从最好的思想里说出来的最好的话,一定富有教养,且具备高情商和大格局。
我是红苓,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