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星期四
在做教研工作的时候,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听课。
翻阅自己的听课本,看到2004年上学期有4本:第一本记录说课71个,听课15节,讲座1个;第二本是学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比武听课专用本,听课18节;第三本记录16节,常规教研课6节,还有带着一位老师参加全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首届优质课大赛,在现场听课10节;第四本是学校老师的各科参赛课、交流课、开放课的试教以及正式上课的听课记录,有湖南省电教馆“语文综合实践网络课”试教以及比赛,有“品德”课市级试教与比赛,有多节与省一师二附小语文交流课试教以及相互送课研讨活动,有区网络教学研讨试教以及上课等共18节。一个学期,听说课71个,听课52节。
如果说对课堂教学一直有一些理解、认知和敏感的话,一定都归功于这些听课的累积。
作为语文老师,当然最喜欢听语文课,每一个语文老师对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自然就有独特的教学,加上个人素质、语言表达、求学背景、阅读积累等等,每一节语文课都是在接受语言的熏陶,文字的感召——坐在课堂里,我就是一个学生,可以尽情享受语言文字的沐浴,我的语文学习有自己求学经历的积累,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从教之后,在老师们的课堂里一点一点丰盈起来的,不断的学习如何理解文本,怎样体悟情感,走近一个个丰富的心灵世界。听课,我首先是一名学生,而后才是一位老师,深入体会教者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是如何践行新理念、新方法的——总是以发现的眼光看到每一个老师的优势特点,并在评课中充分褒奖,感谢给我带来的启发——课堂教学是极具挑战,也永远没有完美的工作,来自同行的鼓励,才有更大的勇气面对各种不确定——课堂最终都是一个人的事业 ,唯有点燃,唯有热爱,才有不断追求完美的动力。
作为教研工作者,肯定还要听各个学科的课,对小学教学来说,未必有“隔行如隔山”那么远的距离,但是要想在某个学科里有一定的教学底气,没有八年、十年的实践是说不上话的。但教研工作者必须要有通识教学的能力,通识从哪里来,就从跨学科的听课中来,不论什么课,去听就是,尽管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教育理念、教学教法是相通的,评课坦诚自己的不专业,就从自己能够get到的点说起,也是积极的学习态度。日积月累,打破学科的瓶颈,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听课,不仅是管理者跨学科学习、提高研究能力的好途径,当然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方法。一般来说,老师们呈现一堂课都是经过精心备课,甚至反复试教,可能难以完美,但绝对都有一些优点、亮点。所以,认真对待每一次听课,不仅是对执教老师的尊重、认可,也是对自身的要求,一边听课,一边想如何评课,也认真听大家的评课,然后再梳理“课评”,形成文字,长短优劣就得到再次强化,加深了印象,内化了认知,慢慢的,就会缩短“隔”的距离。
长期听课,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就是如果只有听课所得是很有限的,当下还有一些印象,过两天印象就很模糊了,但是一边听课,及时旁批评课,就为结束后的评课留下了线索和思路。有时候,因为时间关系,评课时间短,很多点评都没有到点,就觉得是隔靴搔痒,没有达到研讨的效果,浪费了资源。课例是研究的凭据,评课就要充分解析案例,得失成败一一阐述,为老师们后续教学提供参考,达到以点带面,以一点而观全局的作用。所以,作为执教者,要有开放的心态接纳听者的点评,作为听者,也要以负责的态度,既肯定优点,也提出思考和建议,供教者参考和听者借鉴,这样的听课学习就会给人带来酣畅淋漓之感。
为了提高研究的效果,有时候也会请各学科的教研员参加听课,他们都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听课结束后,他们的点评指导往往能够发现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基于学科教学进行点评和指导,这种评课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更新理念有很大的帮助。这种评课,很多老师都不会错过,我也往往是全程记录。
听课,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跨学科听课,打开学科的界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多学科的教学,融会贯通,吸取精华。评课,帮助教师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打通从理论转化到实践,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路径。课堂,是教师职业的立根之本,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磨课、研课,将伴随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
李政涛在他的《活在课堂里》这本书的扉页上写道:“所有教师的人生之路,都通向这样的目标:上好每一堂课,成为一名好老师,过好自己的课堂生活。这种目标仿佛是一个山顶,不会轻易抵达,需要你披荆斩棘,跋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