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大洋彼岸的拉丁美洲在我脑海中的印象,还停留在高中时背诵过的地理与历史教科书中的模样。巴西与玻利瓦尔是我绞尽脑汁之后方搜刮出来的关键词。因为翻阅这本书的缘故,驱使着我把目光投射到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来,然而那些历史,浸润了血与泪,书的每一页,都充斥着对外来侵略者和帝国资本主义掠夺行径的控诉。
对于同样用“美洲”二字冠名的大洲,我们似乎是下意识的对美国投之以更多的目光,在各种书籍报刊报道中,星条旗频繁的出现,它代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超级大国。在世界舞台上,它不断刷新着大家的认知,动作炫目让人应接不暇。朋友x对我开玩笑说,世界上无处不在的,除了空气与阳光,就是美国。玩笑之语可能经不起推敲,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根深蒂固的印象。于是习惯性的忽略拉丁美洲,纵使它和美国相互接壤,但仿佛被巨木阴影笼罩下的花草,一眼望去,巨木吸引了太多的阳光和目光。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告诉我们,拉丁美洲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要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啊,它们之所以呈现出如今的样子,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在哥伦布的船队还没有驶出港口之前,这里是一片富饶和神秘的大陆,当船只停泊在海岸线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预测这片肥沃的土地将会面临着什么。然后是疯狂的资本原始积累,用如今我们看起来觉得匪夷所思的方式。这让我想起马克思一段广为人知的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巨额的利益引发不可想象的灾难,资源被掠夺,人口被奴隶。先进的火器让原始的羽箭和长矛一败涂地,生命在降生之前,本没有三六九等,然后一些人利用他们口中所谓的文明,将人种分以贵贱高低,用以赋予自己奴役他人的权利。加莱亚诺用他的笔,记载拉丁美洲是怎样从一块留着蜜与奶的迦南美地变得满目疮痍,让人惋惜。
那些血和泪凝结成的感受,在华夏历史上也曾是有的,甚至侵略者和掠夺者,都有着相似的意识形态和操纵方式。隔着时间和地域的两片沃土,曾经的遭遇的却存在着万缕千丝的联系。多少年以后,人类不断的向前走,但前进不意味着遗忘,我们不断的回头看,隔着历史的无声的呐喊,我们该怎样清醒而坚定的走下去,是留给每一个当代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