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鲁国有条国策,如果有人把在外国为奴的鲁国人赎回,可以找国家报销费用,而且还有奖励呢。
孔子学生子贡是个好人,就赎回了许多这样的鲁国人,而且从来不找国家报销。
有人提醒他去报销啊,他却说:对于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做这种事就是应该的,提什么报销呢?再说,我又不差这几个钱。
看来,这个子贡是个大富豪,有钱就是豪横。
孔子得知了这件事,却摇摇头,叹息道:这个子贡呀,还是太年轻啊!
孔了的另一个学生子路,也是个好人,一次见义为勇跳入河中,救起了一位落水者。被救者的家人很是感激,就送了他一头驴。子路就爽快的收下了。
孔子知道了,很高兴,夸奖道:“子路是个聪明人,不枉我教导多年啊,有进步。”
有的学生就不解了,问道:“老师您以前都教育我们,要胸怀天下,做个高尚的人,应该多多奉献,可是对做好事不要回报的子贡不以为然,而对收了驴子的子路反而大加赞赏,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解释道,我说的那些道理当然是对的,但是这个道理背后还有隐形的道理。
子贡这样做,会被很多人传诵,他的名声是越来越高了,然后大家都会以他为参照,去指责那些去找国家报销的人。这样,许多人怕被指责,以后在外看到为奴的鲁国人就懒得去解救了。
做了好事还要被骂,谁愿意啊?而且,也不是个个都像子贡一样,是个大富豪啊!
子贡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却产生了负面的作用。
而子路这么做,就会有一种示范作用。大家觉得,哇,这样大名人都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做了好事收些回报有什么不可以呢?
这个背后的道理,你们懂了吧?
懂了,大家回答道:如果要做好事,就得先成为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