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四重境:识字境,速读境,精读境,贯通境。
识字境是入门境界,只要你认字儿就可以了,在识字境读书就是一种漫无目的消遣,在此不表。
速读境算是入了读书的门槛。
进入这个境界以后读书会变得非常快,喜欢读书,愿意读书,看着已经读过的书,非常有成就感,形成正向循环。
速读境的读书方法:
第一,认真读序言目录,看出本书的主题方向
第二,读书不求甚解不影响整体把握即可,适合工具书,科普书,专业入门书。
也就是说一本书你只需要能读懂你最感兴趣那几章甚至几句话就可以,其他就放在潜意识之中,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再回顾即可。
速读境提速训练法:笔眼双飞。
用笔或者是尺子点着书本看。用笔的速度来控制眼睛的速度,以免过眼不过心。
精读境适用于读专业书籍,经典书籍,大部头。
精读境5个步骤:
第一提炼关键词。你一定要明白这本经典书籍中的主题含义,比如类似于叔本华的“意志”,你如果不明白它的内涵,他读的书你可能会偏解本意。
第二是概括论点。读完书以后要明白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成因),怎么做(如何解决)。
第三是分割论点。找出每次论点的论据论证,做出思维导图,弄清原理。
第四是判断论据真实性。如果不能形成强力支撑,则对论点要抱有怀疑的态度。
第五全部读完以后要重新理顺论证逻辑,形成一个规律的知识框。
为什么我们要读经典书籍?
当年社会出书门槛很低,知识信息爆炸,有很多观点不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甚至是谬论。经典书籍是由众多人,众多事,众多时间帮我们检验出来的,对观点,结论有保证的书籍不需要自我探索,碰壁验证。
贯通境:读书到此境界要按照领域来读书。
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经过速读境的锻炼。甚至可以说速读境是贯通境的手段,贯通境是速读境的目的。
漫无目的的速度会让我们陷入歧途。最典型的莫过于网上晒书单说今年又读了多少书,云云。
我也曾误入速读境歧途,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每天沉浸于大量的知识输入,极具有成就感,但是对于生活实践的指导性并不强,也不知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什么时候能用,会陷入迷茫。
但有了贯通境的把握,一切将会不同:
第一,我们要确定选书主题,列出具体的书单。
第二,用速读境过书,搜刮主题相应的知识,建立基本框架。
第三,用精读境来分析重点书目章节,增进该领域知识和理解,建立支柱。
第四,运用已学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专家守门员。
(比起普通人员甚至是从业人员懂得更多,在该领域可以和专家沟通,但只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过少,经不住细节考验)
贯通四阶段:为选书,做笔记,总结,输出。
选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查询该领域经典书籍,以及在书籍之中所多次引用的文章来扩展我们的线索。
做笔记。先是直接摘抄,读完以后精读笔记。要注重读写笔记的时机。在速读的时候不记,简单标记就行。精读笔记的时候要连带不懂的知识点的相关知识领域一起查询。一般掌握的略记,已经掌握的不记。
人们常讲灵感,其实就是记忆的情景回溯。碰到曾经读过但又遗忘的内容加上触发源,时间、环境、事件一起帮助回忆。
总结:
第一,本书的基本信息是什么?
第二,此次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本书的主题是什么?
第四,本书的侧重点是什么?
第五,本书有哪些道理收获了什么,你认可它的理由是什么?
第六,读完以后对我当前现实情况有何影响?
最后一步:输出。
如果是实践类领域,那么能够立刻应用于生活解决问题验证成果;如果是理论性领域,你能用自己的方式将收获的知识框架对别人清晰讲出。如此才能算是烙印在你身体中的知识,掌握的技能。
放国外叫费曼学习法,国内叫教学相长,这也是本文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