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的,我找到了英语四六级蒙到450分的规律
首先先向各位童鞋介绍一下小编过去的蒙题经历...蒙题历程有了数年的历史了...
第一次蒙题是在中考的时候,距中考还有100天的时候,一枚纯学渣。研究了往届五年的试卷,找到规律,然后从平时考200多分到超了中考线20多分
第二次蒙题是在高考的时候,从180分不到,到高考485分…深谙各大正规考试老师出题心理。
平时没听过一次课…然后考试的时候用一晚上的时候,还总能考个不错的成绩
所以下我以下讲的都是我这么些年的经验总结
然后讲一下:如何科学高效的蒙题。
(我们要相信科学…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嗯….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16年改版以后,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就改革了,
其实这种改革对我们学渣来说。超级棒
因为听力没有填空题了。
于是我研究了改革后的三版选择题,和之前的数十套试题,进行了数次演算规律以后,我终于找到了特么的所有题型的规律。
接下里的内容对学渣来说,是过450的技能
对学霸来说是考超高分的手段。
一:听力
结论:
25道英语听力选择题
结论一:
25个答案包括:6A+6B+6C+6D=24个选项然后+ABCD其中的任意一个。
最终结论:6A+6B+6C+6D+A/B/C/D=25
结论2:1-5 6-10 11-15 16-20 20-25
每五个选项之中:排列组合
2A+B+C+D
2B+A+C+D
2C+A+B+D
2D+A+B+C
...
这个的意思是每一组(五个)里面一定有ABCD四个选项,并且有一个选项是重复的
划重点:那么就意味着每五个选择你只要做对了两个,那么你这五个都能对。
也意味着,你做了一组选项以后,你其他的都对的概率有多大!
更意味着你开局就握住了四级的命脉
辅助蒙题小技巧:
一:
对话所述事情总是向不好的方面发展,
例如比如对话里问教授的讲座lecture难不难,记住一定难;
老师的作业assignment多不多,一定多;
男士发出的邀请,女士会答应吗,永远不会;
永远是一个傻哥发出邀请,邀请的对象是Mary:
问我们游泳好吗,滑冰好吗,跳舞好吗,吃饭好吗,
Mary的回答永远是,我非常的想去,
but不去—四级考了十几年了,Mary从来没有去过,
今年照样不会。
二:
但凡是在做这些题目的时候你听到什么就不选什么,用排除法。
答案中有两个意思相反的,必定其中一个是答案;
三:
passage部分当你在听的时候反复出现的单词或者短语肯定就是答案,同时你顺着听力看答案,听到什么就选什么
二:选词填空题
妈的为了找这个题的规律,我真特么的是绞尽脑汁,看到这里大家就可以赞赏了。哈哈哈,不过我终于找出来了。哈哈哈哈
这道题十分变态
15个选项,只有十个空。很多人15个一个都蒙不对,我不是再讲笑话…这是真的。(因为我试着做了一下,一个没对)
在我的艰难的探索下终于找到了规律
直接上干货:选词填空题(就他妈的是词义辨析题,即,分析空前面是啥,空后面是啥,空的地方应该填什么类型的词)
e.g.:空前面是主语(sb)空后面是宾语。那么空一定填谓语动词。你分好类以后从动词里面找。
然后再结合我的科学的蒙题规律,事半功倍!
我是把这十五个选项按词性分
分别分为这几个词性:n,v,adj,adv
我们很多同学可能还不知道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区别哈(其实我也是刚刚学会的哈哈哈哈)
n:名词(Noun,简称n.),是词类的一种,属于实词,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名词同时也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v:动词(Verb),就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汇。基本上每个完整的句子都有一个动词,要表示第二个动作时可使用不定词、动名词、对等连接词、从属连接词或增加子句等方法连结。
adj:形容词(Adjective),很多语言中均有的主要词类中的一种。形容词主要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 状态、特征、或属性,常用作定语,也可作表语、补语或状语。
adv:副词(Adverb)是指在句子中表示行为或状态特征的词,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频率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连接副词、关系副词、表顺序的副词。
好了终于给大家科普完了
经过我把十几套卷子的按照这些词的性质分类以后,我得到了如下的图。
图看不懂没关系
看结论:
结论如下:
1,2,3,4(8次)
2,2,2,4(2次)
3,3,3,1(1次)
3,3,2,2(1次)
这个结论我解释一下哈。
就是把十五个选项,
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这四大类
然后答案:
1,2,3,4次出现的概率最高(就是n,v,adj,adv)
每大类分到若干。
然后每个大类里就会出来选项
(就是说,n, v , adj , adv里面都会出选项的个数,并且他们的个数一般是按照1,2,3,4出)
比如
n1个,v2个,adj3个,adv4个
n2个,v1个,adj4个,adv3个
n3个,v4个,adj2个,adv,1个
…..
通过数据分析,然后我们得出一个最优解:
最终10个选项中一般只有1个副词,动词和名词都在2个及以上,剩下的就是形容词,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有效的提升自己蒙题的概率。
辅助蒙题小技巧:考前两天(一定不要太早,否则会忘掉),浏览了一下课本后面的四级词组,考试时,只要选项里有出现课本上的单词或词组,那么不要犹豫,选定它。
三:找同义短句
这个题也是10个空15个选项。
同样是经过大范围的分析与演算
直接看结论:
大概率事件:
ABCD+EFGH+IJK.
注意:k以后的字母基本不会出现,
基本上:
都是ABCD少一个
或者EFGH少一个
IJK基本不变,
所以答案基本上就是:ABCD+EFGH+IJK.这个结构。去掉任意多余
辅助做题小技巧:有一些时间,或者大写的人名,不会变。基本上答案都是同义替换。
所以多了解一些同义的字词很重要。
四:阅读理解
都说四六级得阅读理解者得天下
其实一点不假:
经过了数次严密的计算分析了数十套试卷以后。
直接看结论:
阅读十个题:最终的答案模型是:2ABCD+ABCD中任意两个
结论二:基本上每一组题绝大多数的情况上
每一组的五个选项都是:A,B,C,D+ A/B/C/D
只是他们一般都会打乱。
辅助蒙题小技巧:
1 一事实细节题:
1)选项中照抄或似乎照抄原文的一般不是答案,而同义词替换的是正确答案;
2)选项中表达意义较具体,也就是句子较长的一般不是答案,而概括性的,抽象的是答案;
3)选项中有绝对语气词的比如must,never,merely等不是答案,而有不十分肯定语气词的是正确答案,比如could,might,possiblev等。
2 二词义及语义判断题:
选项含义与被考单词在含义上肤浅相近的一般不是答案。
3 三推理判断题:
1)若要求对某段内容进行推论,那么就只看题干要求作答的那一段; 2)选项中采用试探性,不十分绝对语气词的比如tend to ,offten等一般是答案;3)符合常识逻辑的一般是答案,比方说为什么中国比较穷,是因为人口众多,为什么美国人很胖,是因为他们吃的肯德基,麦当劳太多了。
五:作文及翻译
翻译基本上都是翻译中国传统文化,多背背这种相关的两个句子
作文你们就背背万能句型,有个好开头,有个好结尾。
中间蒙蒙,记得卷面要干净,不要有涂改。
写在最后,这些蒙题方法+辅助小技巧基本上可以让你稳操胜券,你只需要背一背作文,和蒙一蒙阅读理解就好~
送模版:
用于作文开头的万能模板:
1、Many people insist that... 很多人(坚持)认为……
这句话乍看没亮点,但将众人皆知的"think"换为"insist"有没有觉得高大上了许多?
2、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people believe that...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这个可是小编当年的"杀手锏"啊,虽谈不上洋气,但正确率百分百啊,还超好记!
3、A lot of people seem to think that... 很多人似乎认为……
"think"终于闪亮登场,但"seem to”为整个句子增添了点婉转之感,这种客观的方式貌似较受老外(尤其腐国人)喜爱。
得出最终结论的万能模板:
1、Taking into account all these factors, we may reasonab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考虑所有这些因素,我们可能会得出合理的结论……
"Take into account sth"短语似乎又比上句的"take sth into consideration"提升了一个层次。
2、Hence/Therefore, we'd better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因此,自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Hence"一词用在文章中大气吧,但别平时口语中用,否则即使老外也用一种看老古董的眼神看你。。。
再特意提一句:"we'd better"在这里不是“不得不”或“最好”的意思,而是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
3、All in all, we cannot live without...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try to find out new ways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s that would arise. 总之,我们没有……是无法生活的。但同时,我们必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来对付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虽然题要蒙,但是小编觉得还是应该好好准备四六级考试。多做一套题也是好的呀。
文源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