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97 2016-7-11
以拒绝平庸为题,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S点评:持续行动就是一种拒绝平庸
拒绝平庸:关于方法、捷径的一些反思
今天凌晨的欧冠决赛,我从头看完。因为公司搞活动,我要发微博。
看到葡萄牙队夺冠庆祝、C罗喜极而泣的那一刻,似乎也能体会到那种喜悦。
这和法国队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起加班的同事说:第二名就永远的默默无闻了。
是啊!法国队那么拼,拿了第二名,结果却变成了“一败涂地”。
争强好胜是习惯
我们常常被教育,要力争第一,拿第二名就是失败。
因为,冠军只有一个,拿到了,就出人头地;没有拿到,就只能默默无闻。
美国有一句笑话,就是这样说的:从前有两兄弟,哥哥当了农民,弟弟当了副总统,于是两个人都默默无闻。
处处都争强好胜是累自己
争强好胜本身没有错,愿意去争取的人,都有上进心,都不甘落后。但过于走极端、去争取过高的目标、处处都容不得失败,那就相当于是在自虐了。
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时间和资源都很有限。全面发展固然好,但如果你没有那样的能力,无法把每个领域都做到极致,那还不如有一项专长的好。
都想做最好的,还是摆脱不了平庸
如何才能摆脱平庸?我觉得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包括我)都认为,做事情都有一个方法,而那些不平庸的人,都是掌握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方法。
如果他们能把那些方法教给我们,用不了多久,我们也会成为牛人。
比如我们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啊,你的微信阅读量那么高,你是怎么做的啊?”“你那么瘦,吃的什么?”“你的PPT做的很漂亮,在哪找的模板啊?”......
重点不是问的问题,而是,我们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就会写出10万+的文章/瘦成一道闪电/做出让人惊艳的PPT。
但事实并非如此。
于是我们拼命找更多的干货、听更多的分享、提更多的问题……
或者直接找对方要模板。
三分钟告别平庸?那些似是而非的谎言
我们一度以为,要成为不平庸的人,只需要找到那些不平庸的方法;我逐渐意识到:那样的方法并不存在。
或者,它只存在于我们婶婶的脑海里,以及10万+文章的标题里。
比如说:
《十招学会高转发文章》。
我每天都要写微信,每天都在为“如何写出高转发文章”而揪心,作者知道这一点,于是就用了这样一个标题。
这并不难,类似的写法还有:如何不工作却能不愁吃不愁穿?大龄宅男如何找到女神......
那么,内容呢?
很简单,内容不是站在你的角度来说的,而是站在成功者的角度。
比如说,如何写出10万+文章?我就从10万+文章里面提炼几个点,提炼多了别人记不住,嫌麻烦;然后他们一看:哇,说得真好!赞!然后转给别人看。然后这篇文章就10万+了。
内容没有错,是从那些10万+文章中提炼的;但至于你能不能通过这篇文章写出10万+来?对于这一点,不在“三包”范围内。
比如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男,如何追到女神?
我从那些追到女神的大龄宅男身上,找几个特点(比如头发都不长、都喜欢玩刀塔),冠以一个能撩动别人的标题即可。
至于是不是每个人都适用?嗯,后台点赞的太多了,看不过来。
拒绝平庸:从平庸的事情开始
如何告别平庸?
答案简单到我们不敢相信、复杂到我们只想放弃。
简单是因为:那些方法,早已是老生常谈,说出来“道理都懂”;
复杂是因为:持续时间久、反馈周期长、自控力的消耗较多、而且还不保证效果。
最近,因为工作比较忙、时间紧,我放弃了读书、放弃了阅读干货,但有三件事仍然在坚持:每天打卡记录生活和心情、每天写长文、每天分享一些干货和经验。
我一度担心这样下去,我会错过很多很有道理的文章、干货、教程,以及告别平庸的方法。
但这俩天突然觉得,自己减少了输入,输出却还是在保持着。说明我平时花时间做的那些事情,并不是真正有效的,即使几天不读干货、不看教程,仍然没什么大的影响。
但通过打卡,让我知道怎样更有效地培养自己的习惯;通过每天写长文,倒逼自己去思考以前学过、却被封藏起来的知识:通过每天分享干货、经验,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始完整。
也许对我来说,告别平庸最有效的方法,或许就是我现在坚持的三件事吧!
少看干货,多做点事。
宇枫
201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