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那什么是未经审视的人生呢?指的不是通过世俗的物质的方式,而是要透过理性,审视人的生命的终极意义,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我们都行走在人生终点的旅途上,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没有白走这一遭呢?
人生目标,名词,有时候指代自己喜欢做的事,但两者并不相同,人生目标更像是拉磨的驴头顶吊着的胡萝卜。
蔡志忠先生在他三四岁的时候就找到了他的人生目标,更多的芸芸众生比如我,可能活到人生终点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还在不断的找寻中。茨威格也说过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的使命。
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呢?在这篇文章里,和菜头老师提出了用终局思维的范式来倒推。所谓终局思维,就是从人生终点回望现在,比如我人生终点有什么是我一定不要后悔的,比如期待10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子,20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子?在思考这些事情时,现在具体做什么不太重要,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并一以贯之的执行下去。就像《基业长青》里所说的一样,我们需要保持核心,刺激进步。核心来自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希望,进步来自远大的目标和不断的演化。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找到自己的人生理念或者说意义比找目标更重要。目标是可以随着自己的认知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而理念这是自己存在的奥义。很多人说自己活着没有意义,很虚无。其实从逻辑上讲,这句话就是有意义的,你告诉我人生无意义,那么到底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呢?也许仅仅只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方向和目标。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呢?除了用终局思维来倒推外,(终局思维也有漏洞,当你看到终点的黑暗时也许我们会沦为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还可以用行动来寻找,多尝试,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行动。因为,行为也是可以改变态度的,做着做着可能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人生就是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不断的取舍,选择,即便最后也没有找到目标,但是至少过程是充实的,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