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唐棣树的花,翩翩地摇摆,难道不思念你吗?是因为家住得太远了。”(关于这四句古诗)孔子说:“那是没有真正思念啊,如果真的思念,又怎么会觉得遥远呢?”
感悟:
我认为这一段话讲的是意愿的重要性。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两句话出自《诗经》,运用了起兴的手法,来表达一个男子对女子所说的话,他说你是那么美好,一想到你的样子,我就心生摇荡,我为什么始终没来找你,主要是因为你家住得太远了。
孔子一句话就点破了问题的实质,孔子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意思是男子根本就不是真的想念,要是真的那么想念女孩的话,去的路能有多远呢?
换句话说,就是男子不是真的思念女子,所以他想去找女子的意愿不强。
意愿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要。
我们有很多事情不去做,总是抱怨“太难了”“太远了”“做不到”“没有天赋”“心有余而力不足”,归根结底就是去做的意愿够不强。
比如说学习方面就是这样。
如果是父母经常对我们说学习的好处,希望好好我们学习,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不得不去学习的想法,这样反而会让我们失去学习的意愿,甚至厌恶学习。
之相反的就是父母自己学习,通过他们的改变影响我们,就是让我们自己产生想去学习的意愿,跟着他们做到自主学习,那这个学习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自主学习,它是一种内在的动力,会让我们能把学习这件事持续的更久。
其次,自主学习需要确定目标,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然后朝着目标前进,这样我们就不会漫无目的的学。
第三,自主学习的人,一般都是积极主动的人,他们遇到问题会主动去寻找解决方法。
所以,坚持做到自主学习的人,一般都能收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养成习惯方面也是这样。
史蒂芬·柯维博士认为:习惯就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的结合。
我们只有拥有了想要培养习惯的意愿才会去了解与习惯相关的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与技巧(怎么做)。
当我们一个习惯无法养成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反思自己:
这真的是我想要养成的习惯吗?
如果是的话,是什么原因导致我无法做到?
如果不是,我为什么要去养成这个习惯?
我们需要不断的剖析自己,针对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真实的意愿。
意愿在学习和培养习惯方面非常重要,同理可知,在其他事情方面也是这样。
所以,很多事情事情我们需要思考:
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别人觉得好的还是自己想做的吗?
为什么要去做?
想做的意愿有多强?
这个程度的意愿能够让你把事情坚持做多久?
当我们拥有强烈的意愿并去持续执行时,就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