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完这季《奇葩说》之碎碎念
本篇碎碎念一共分为四部分:遇见、了解、爱、感谢。
一、遇见《奇葩说》
好像是春节,我无意间看到了《奇葩大会》这个节目。这里面有一位北大考古学戴眼镜的博士让我印象深刻,他冷静而又坦诚地讲述自己在伊拉克考古时被抓进监狱的经历以及他和狱友的故事,我现在已经忘记他的名字,但他认真的讲述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他描述的那么细腻柔软又深刻让我一度我热泪盈眶,我真的被他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着。同时我也记得那个用小孩玩具发明洗袜子神奇的“奇葩”学霸,我决定把《奇葩大会》节目看完的那一刻,我明白我喜欢读书的及有思想的人,我喜欢有趣的人且有个性的人。
看完两季《奇葩大会》后,我很震惊这个节目组可以请到冯唐、俞敏洪、方文山、蒋方舟等等都有思想、有社会价值及巨大能量的成功人士。
真正开始看《奇葩说》是在2018年,那时候我还写公众号,在各类大号上不止一次的看他们谈论《奇葩说》的时候,我去看了《奇葩说》1-4季认为有趣的部分,5-6季我是全看完了。
我之前有一个固执的观念,绝不看电视剧和流量综艺,是真的很无趣。但当荧屏上出现了《朗读者》、《中国古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奇葩说》等等诸如此类有内容有价值的综艺时,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我懂了:不要因不了解便去拒绝,不要因不喜欢而去否定,不要因自以为而下定论,不要因别人那么认为就觉得便是正确或错误,要记得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二、了解《奇葩说》
走进《奇葩说》,我发现这里真的是奇葩聚集的地方,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激烈的辩论中说出艳惊四座或怀疑人生的句子。
惊艳是因为有些观点真的是我第一次听,许多看似奇葩的外表里藏着一个趣味十足的灵魂,他们脑洞大到我无法想象,他们的知识储备量远在我之上,他们让我明白不要去随意定义任何一个人。
怀疑人生是因为他们中的随便一个人都有可能因为一道辩题里的几句话,让我长期以来的想要表达的想法与感受,会被瞬间一语道破。
不看也不了解《奇葩说》的外婆觉得我在看一堆闲人在电视上嘻嘻哈哈,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行为。但作为成年人最大的特权就是你有自由去选择支配属于你自己的班外时间。
我不怪不懂辩论魔力的人,我懂得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是要去做,因为人活着的价值就是追求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做。
三、爱上《奇葩说》
在看辩论的一次次过程中,我被一句总结戳中泪点而潸然泪下的时候,我被一个段子逗到捧腹大笑的时刻,我被一句金句说出来总觉得白活二十多年的瞬间……
我爱上了这个表面看似嘻嘻哈哈无厘头,但了解后才得知实质上是一群有温度、有学识、有思想的人在做一件有逻辑、有笑料、有故事且引人深思的高质量辩论式综艺。
我从爱上一开始看就喜欢上了肖骁的辩论方式,第六集那场粉红色的雪真的是下到我心坎里。他说到《海贼王》里的希鲁鲁克,用他一生的时间去创造一场在他脑海里粉红色的雪,身边的人都笑他痴了、疯了、傻了,但在他临死之前他成功了,他让全世界都看到了那一场粉红色的雪。临死前,他告诉乔巴,子弹穿过胸膛不会死,得了绝症不会死,只有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那些你们爱过的人啊,那些离开了你们的人啊,他们不会死,因为他们都曾经在你们心里为你们下过一场粉红色的雪。那一刻,我觉得肖骁整个人是在闪闪发光的。
我喜欢罗老师认真为得到做广告的样子,他讲到他的一个得到用户是一位河南关重型犯罪监狱的一名狱警,那位狱警把好的课程打印成纸质版发给犯人看,并告诉他们看了后出社会了对他们有帮助。那一刻,我觉得我喜欢的罗老师他就是那么地魅力无限,我喜欢他没错,不管别人怎么诋毁他,我还是喜欢他并且喜欢得到,更一如既往的喜欢他的跨年演讲。
我喜欢看我单纯而学识渊博的薛兆丰老师,不管什么观点他总能扣题到经济学,我佩服他的专业钻研之深,仿佛他一张嘴就在告诉我人丑就该多读书。
我喜欢大王拼尽全力的样子,我喜欢咆哮警察欧阳超,他是个永远脑洞清奇的逻辑怪才;我喜欢这一季闪闪发光的冉高鸣、陈璐、胡老师和阿詹。
四、感谢《奇葩说》
感谢这个节目让我思考了许多问题我从未想过的问题。在看这档辩论综艺时,我有时会边看边拿个小本本记金句,从而有所积累;我竟然会为了一句话没听懂,一个梗没理解就倒回观看;我也竟然一次次被正反方说服,我也在每次辩论时都找到了自己最喜欢一方。
感谢所有的奇葩让我看到了你们对于热爱的领域是何等的投入与认真,你们追求完美与极致的背后是高压状态下的无数次筹备与打磨。
感谢阿詹的辩论带给我内心极大的冲击力。阿詹让我每看一次她的辩论都恨自己的无知,每每都激发自己多读书的动力,每次她一站起来我看到一位女孩子读书多的自信和从容。
詹青云就是我心目中的BBking,实至名归!她从头到脚都散发着知性美的光芒,她就是神仙级辨手,听她辩论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从她嘴里会蹦出什么名著,怎么样的故事,刷新认知的什么观点,或又是什么不为我知的新概念……
感谢阿詹来奇葩说,她和陈铭老师一样都是我喜欢的辩手,一位哈佛学霸加律政俏佳人,一位大学教授,事实证明我喜欢满腹经纶的人,因为他们身上的魅力是无法与金钱来衡量爱的,所以好好看书充实自己才是走进光的途径。
感谢《奇葩说》让快一年没写长篇碎碎念的人写下了这一篇碎碎念,我在写作的道路上从17年1月申请好公众号开始不断写,慢慢遇到了大神越来越多,自卑感难免会有,再加上想寻求质量,2019年更新文章的次数屈指可数。写作的欲望一直在,好好积累,熬过这段时间,我会重新拾起我的写作日常。
随着第六季的结束,我难忘的种种画面冒出来呈现在脑海里,我努力的回忆过往有关的一切。慢慢地,我强烈的感受到自己在长大,需要告别过去的阶段,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年与以往的心态变化。
喜欢路遥说的:“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年少的轻狂、白日放歌、纵意,随着尝遍世间毒草而克制、温润、收敛。不再向似水流年索取,而是向光阴贡献渐次低温的心。那些稍纵即逝的美都被记得,那些暴烈的邪恶渐次被遗忘。与生活化干戈为玉帛,任意东西,风烟俱净,不问因果。”
记住,你所选择的起点,并不是你想要到达的终点。同时也请记住,即便遍体凌伤也要认真生活,因为成长这条路最终得我们自己走过,最终也只属于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