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张翼健主编的长春版国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而写。
古人写文章往往很重视内容与题目的照应,或者说,题目往往就是文章的脉络的提示。《小石潭记》便是如此。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写的“永州八记”中,多篇题目中都有“小”,例如:第三篇《钴鉧潭西小丘记》,第四篇《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第八篇《小石城山记》。永州不大,其景亦小。通行版本中在“小石潭”前有“至小丘西”四字,道出了与第三篇《钴鉧潭西小丘记》的连续性。
“小石潭”中的小,已经明了。
“石”是怎样体现的?这是第二层,要先跳过第一层的寻潭和见潭。“全石以为底”道出了“石”的特点,不仅如此,还“卷石底以出”,坻、屿、嵁、岩都落实了题目中的一个“石”字。
“潭”是怎样体现的?这是第一层,也是全文描写的主体,还要跳回到对“石”的叙写之前看。
行文的曲折处首先表现为:未见潭,先闻水声;因水声如鸣珮环而“心乐之”,于是闻声觅水,伐竹见潭,而对潭的总印象是“水尤清冽”,这是全文的“前眼”。
上文提到第二层写小石潭的“石”,不是“泥沙”,这是“水清”的一个客观因素。
第三层,那些“青树翠蔓”能够存水、滤水,也是“水清”的一个客观因素。
以上第一段,已经落实了“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三个字。
潭中的鱼历历可数,可见潭水之清;阳光照彻,鱼影下投,也是说潭水之清。鱼之或动或静,或来或往,也是说潭水之清;由此作者推想“鱼之乐”,颇似庄周的濠梁之鱼。
这是第二段,表面上写鱼,却是为了写潭水之清,照应一个“潭”字,而潭的特点是一个“清”字,所以说都在围绕“前眼”;这里的“鱼之乐”又照应了第一段闻水声时的“心乐之”。
作者是由东向西行,在潭上向西南而望,缘流溯源,眼光也由近及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汇入小石潭的水流。水往低处流,小石潭是低处,注入的水当然都是从高处来的。因为山高树遮,水的走向、走势很复杂,所以不能穷尽水源。这里所写的探寻潭水之源而不可得,也从侧面交代了潭水之清的客观因素——植被条件好。
这是第三段,也是在照应“前眼”。
以上三段从寻找到小石潭到对清澈潭水的描写,再到望中探源不得,都是围绕着小石潭本身着墨,接下来描写小石潭周边的环境。
一番行走、观赏,不亦乐乎。向着西南方向探寻源头不得,这回坐下来环视周围,这才发现,“四面竹树环合”,除了作者这位贬谪之人等一行人,再无别人,此时不由得想起了宦海浮沉。或许因为环境的寂寥联想起贬谪永州的寂寥,越发感到这里充满了凄楚忧伤。于是概括为“以其境过清”,这就点出了“后眼”。这样凄清的环境不适合久居,所以记下了行程便离开了。这句“乃记之而去”又坐实了一个“记”字。
这是第四段,点出“后眼”,落实一个“记”字。
至此,“小石潭记”四个字都得到落实,而重点写的是“潭”“水尤清(冽)”作为“前眼”得到充分落实;作为“(其)境过清”的由环境而心情的“后眼”也顺势点出,只是点到为止,为读者留下玄想的空间。
我以为,在行文上抓住“前后眼”,抓住初识小石潭时的“心之乐”和后面的“鱼之乐”,即“水尤清(冽)”的前眼,以及“(其)境过清”的“后眼”,便是抓住了本文的肯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