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书籍是睿智而宽容的,原谅无知的我曾经放下过他!
每次看着别人的文章里思路是那么的新颖,语言充满着感染力,一个个人物独特而深入人心,故事讲地百转千回却又给你简单的感动。
我不知道别人的思维怎么那么的活跃,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的有趣、感触,里面的内容丰富而精彩,贴切生活又超出生活。
一直想写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来纪念已逝的时光、事和人,可是迟迟不好动笔,因为我的能力撑不起我心里的那个美好世界。
我不停地在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别人怎么处理那些平凡的事情,如何清晰地记录那些漫长的故事。
以前的我虽然说没有很多时间去看书,但我仍然会放下学习,每个礼拜至少匀出两天去看自己喜欢的书,后来在师范,我仍然喜欢去学校有些年代感的小图书馆去看书。可是我却没能在换校区而没有图书馆的档间坚持下去,我开始变得浮躁了。手机成了我手中的物品,因为我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了,最后我看的怀疑了。
每次别人说起一本书,我总能想起关于它的故事还可以谈谈关于它的一些个人看法或者有一些了解,我觉得好像自己知道的挺多的,可是每次记录文字时再也不再有那种来自脑子里那个小世界与你不断交换的过程,再也没有身在一方却如行过江湖的了解。我只能从生活中去寻找我要的东西,可每天的日常其实它是那么的相似而经不起考验。
别人说你的圈子决定你的眼界,我想说书决定了我的思想。
我翻来一本书名很熟的书来,我发现这里的天地是那么的深广,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以前看的只是简介,网络的知识的大量化使我的大脑变得卡机只能在最表面的层次运行并欺骗了我的思考。在一个还无法由经济撑起物质世界的我,唯一的扩大就是去别人的世界共同分享他的理念和价值。在我放下了对读书虔诚时,我对外的圈子就已经关闭了,于是只剩下了我曾经经历的事情和正经历的事情。
我有一段时间喜欢看各种公众号的文章和短篇作品,独独不愿静心的去看名著和长篇。可是网络上每一个人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都在说着自己认为的东西,做着所谓的个性。而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也离不开古典,离不开名著,离不开那些滋润人类心灵的经典。
所以我想,我该去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