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策略,坚持拖垮了不坚定的同行者。反复磨炼你的技艺,坚持像一棵自然成长的树一样,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你自然会成长起来。你的思想、你的阅历、你阅读的量,厚积薄发,他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有时候你不必着急,他肯定会好的。”这是陈湘鹏通篇最打动我的一句话。
陈湘鹏是一名记者,作家,自媒体人,开创了一个公众号“作家树”。他说,每年年终都会找家咖啡馆给自己开个会,就他一个人,没人讨论也没人反对,有时就几分钟,有时就几秒钟,不过很有成效。第一年给自己定了个关键词“埋头”,即埋头创作,苦练内功:第二年是“传播”;第三年2016年春节,目标是“商业”,将写作价值转型成商业,即怎么赚钱,因为有很多非可控因素,比较有挑战性。
从“埋头”到“商业”,我看到了他的坚持。在这个信息爆炸,三秒钟热度的时代,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杨小米、钟二毛、陈湘鹏三位好报分享作家,他们有着对文学、对写作、对阅读的狂热,这种热爱流淌在血液中,深入骨髓,遍布全身每个细胞。
除了热爱,坚持还需要同行者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前写日记,总是断断续续,有一天没一天的写,连续不间断的写,最长也就十几天,情绪一过去就不写了。上一期好报30天写作,我一天没落,因为一个群里10个人,每天统计交作业情况,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监督手段。另外,今天是我参加瑜伽课第38次,很喜欢这个瑜伽馆的氛围,如果我有一段时间不去的话,那的老师就会发消息鼓励我坚持下去,然后就觉得不去就像对不起他们一样。(个人心得,买次卡比年卡更能促进你锻炼。)
最后,再借用陈湘鹏的一句话“写作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工具,这是写作本质的呈现。”因此,要想写好文章、要想思想有深度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写,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