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女人“生孩子就像过鬼门关”,当然这是从那些缺医少药的年代里流传下来的说法。如今医学技术发达了,医院对孕期女性的各种检查都很全面,生孩子早已不再像古代那样“九死一生”。但即便是如此,对一个女人来说,生孩子依然是一个不小的坎儿,每个人的生育故事都可能是一个“惊悚故事”,级别不同而已。
我就是一个例子。两个星期前,我还能如正常人一样去单位通勤办公。结果一次正常的例行产检就打破了一切平静,我被紧急收住院,评估是否需要做一个紧急手术。受疫情影响,医院不允许家属探视,我独自在医院度过了五天四夜。
由于医院床位非常紧张,我住的是产科病房,一个房间三张病床,全都是产后妈妈和新生宝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医院规定顺产产后只需住院24小时,因此在我住院的五天时间里,同屋的另外两张病床来来去去的入住了6个新生宝宝和妈妈。
这6个新生宝宝2男4女,各有特色。有的文文静静,整天睡觉,饿了也只是温柔地哼唧几声;有的时而安静时而豪放,但大多是饿了、尿了、拉了等发生情况之时,才放声大哭;有的任性豪迈,除了小睡一会儿,只要醒着的时间都在放生嚎哭,而且越到半夜凌晨越能哭,哭声震天动地,时间久了真是上头,让你恨不得能够找个地缝钻进去临时避一避。
这6个妈妈中有1位是二胎妈妈,5位是一胎妈妈,她们的生产过程也各有不同,有的在产房熬了30多个小时,才顺利生产;有的产程很快顺利;有的因为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所以生完后回来一直在昏睡。
或许是因为医院不允许家属及亲朋好友探视的缘故,新生命的诞生在这产科病房里却有一种别样的平淡——没有新手爸爸的手忙脚乱、没有老人的嘘寒问暖、没有家属间热烈的心得交流,只有生产归来身体虚弱的妈妈们和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或安静或吵闹的宝宝们。当然,还有一个特别的群体,就是护工们,承担了临时看护妈妈和宝宝的责任。
对于充满新生的产科病房来说,这样的局面多少显得有些寡淡。然而,疫情防控下的这个政策,也确实让聒噪的病房清净有序了不少,对于产妇和宝宝的休息也颇有益处。
住院期间,遵医嘱我除了大小便和吃饭外,其余时间必须一律躺平。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足月出生的宝宝们,想想自己的二宝可能面临早产的命运,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对自己这种易早产的“特殊”体质表示无奈,一方面对肚里的宝宝感到歉疚;当然,还有一种惆怅就是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度过。
经过了五天四夜的煎熬,医院的大夫告诉我不需要手术,让我回家躺平保胎。谢天谢地,不用做手术对我来讲是一个好消息;然而回家后,我就真正要过上完全“躺平”的生活,尽量卧床,也不可能再去上班。于是,在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我只能躺着度日。我终于有机会过上了完全“躺平”的日子,然而躺平的日子可真不是什么好日子,躺得头晕眼花,躺得四肢无力,躺得心情烦躁,躺得上火便秘。
完全闲不下来的我,跟领导申请了在家办公。我从京东上买了一个可以供躺着使用的折叠电脑桌板,把电脑架在小桌板上,每天按时上班、开会,处理工作,忙碌程度丝毫不亚于在单位坐班。朋友和同事们都劝我不要太累太忙,要安心放松下来保胎。不知道换做别人会如何,可我是真的做不到——人到中年,在单位也担着一摊业务,习惯了紧张充实的节奏,这突然刹车抽身而出,于己是十分困难的,于公司我也觉得要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于是,我选择继续坚持,虽然累,虽然会有压力,但我觉得要比天天躺着无所事事好过一些。
人生处处皆选择,而关键之处往往就那么几步。意外而来的二胎,我选择接受他/她。面对孕期突发的各种情况,我选择尽己所能继续坚持工作。二胎出生之后,我也绝对不会让渡自己的工作,而成为一名全职妈妈。于我自己,我还有一些个人的人生目标想去实现。想及此,便觉得人生短暂,时间宝贵。苦也罢,难也罢,都是自己的人生,珍惜当下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