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很喜欢阅读。小时候总是一个人独处,家人忙于各种事物无暇顾及到我,书本、甚至可以说,任何有文字的东西都成了我的朋友——据说一度走在路上,看到有字的纸片我都会捡起来看看写的什么。
家里其实没啥藏书,唯一有阅读习惯的大约就是我爷爷——他喜欢看历史,我却只喜欢历史中的一个个故事。
好在我有两位教语文的亲戚——自觉的将书非借不能读贯彻到极致!印象中十来岁就囫囵吞枣的看完了四大名著、福尔摩斯系列、世界名著丛书等等,五年级就开始浪迹于学校图书馆,看完了诸多科幻小说——朋友一直说我脑洞大、小点子多,不知道是不是跟科幻看得早有关系。
从小就喜欢杂书,长大了也没掰回来,一路在杂书的路上越走越远。
工作后,很久不看书了。偶尔看看,也多是网络小说,忙碌的工作似乎给了自己最好的偷懒的理由,让我理直气壮的开始遗忘书本曾经带给我的诸多愉悦。
直到2016年!
这一年,孩子三岁,我终于把心思从她身上转移到了自己身上。突然间觉得很是惶恐,我根本还没有做好准备,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去当一个妈妈,而我却需要全权的为这个小生命负起全部的责任来。这个认知让我很不安。怎样教育孩子让我很无措。
无助之下,我索性彻底放弃了教育:既然我不会,那就让孩子看我怎么做、跟着学吧!不是说身教重于言传吗?
我开始大量的看书阅读,大量的给孩子买书,讲故事。
我开始将目光转向身边的同事,意外的与一位博士同事成为了好友——我的朋友确实很少的其实。这位朋友教给我很多东西,他看书的技巧、书单的选择,思考的模式,信念的坚定。
内在阅读的源动力被激起,外在朋友的相互影响,加之对孩子的影响,我重新拾起了对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就像年幼时,看见有文字的纸张就想去读一读一样。
阅读,是一场自我的深度对话,在不同作者的思想火光中,不断的相互碰撞,不断相互对话,自我拷问,自我提升。
阅读也是一种传承,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的宝从小就喜欢看书,每天都要让大人给她念故事。虽然小小年纪有很多我们看不下去的恶习,比如任性、娇气、公主病,但是喜爱阅读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下来。而我始终相信,喜欢阅读的人,怎样都不会差的。
我也将继续阅读下去,看得越多,越觉得自己需要看的越多。知道自己不知道,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