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花,其性,其情各不相同。我们爱花,赏花,赞花,终为花悲。 在《红楼梦》这样一个百花争艳的大观园里,我们在泪光中,眼睁睁的看着一朵朵娇艳鲜嫩的花朵:凋谢,枯萎,消逝。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朵卓尔不群,冰清玉洁的白莲花。她孤傲清高,一尘不染的生长在佛门净地。 她叫妙玉,出身苏州官宦人家,三岁就被父母送到蟠香寺带发修行,随后父母双亡。 在她10多岁后随师傅来到京城。妙玉从小饱读佛经,恬淡超然。在贾元春回贾府省亲之前,王夫人邀请妙玉到大观园,为贾元春祈福诵经。 妙玉搬进大观园之后,她住在栊翠庵。平时她静心修佛,与外界交往,偶尔与黛玉宝钗饮茶对诗。那么妙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呢? 1.俊秀恬静 妙玉从小长相甜美,在她豆蔻年华之时,已经出落的很标致了,吸引了周围不少公子少爷的青睐。为免遭烦扰,师傅才带她来到京城。 妙玉从小生活在寺院里,与青灯古佛相伴,每日学习各种经文及诗书。以她聪慧的头脑和对佛经的理解与感悟,妙玉显示出超乎年龄的的沉静,似乎看不出她还仅是一个怀春的少女。 2.孤独清高 即使在大观园里生活,这里姑娘如云,鸟语花香,人声鼎沸,但她依然很少走出栊翠庵。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少女,居然每天在寂静的佛寺里诵读经书,想想都孤寂。 其实她的内心是最孤独的。中秋节的晚上,大观园里举办赏月会。在这样花好月圆的节日里,她一定想起了父母,只是他们再也见不上面了;她一定在哀叹自己寄人篱下的生活…… 当大观园里响起了低沉的乐声,她不由得被乐声吸引着走出了栊翠庵,参与到了林黛玉与史湘云的对诗活动中。 这也说明她身在佛寺,心在尘世。虽然在大观园里她只是一个外人,但她从不刻意乞求和讨好任何人。她一直独来独往,独善其身。似乎超脱尘世,却又难安此心。 3.自卑孤傲 妙玉明白,无论之前自己出生有多么显贵,如今时过境迁,自己现在只是个寄人篱下的外来人,而她又无力改变这一切。 在偌大一个皇亲国戚的贾府内,她的内心是自卑的。但她却不甘于屈服现实,仍要用那么一点点的孤傲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来到栊翠庵。妙五就用老君眉茶招待了贾母。贾母品尝一口之后,将茶递给刘姥姥品尝。刘姥姥一饮而尽。 只因刘姥姥用了那个茶杯,妙玉就命人把那一套贵重的茶具扔掉,还让人马上冲洗地面。她用对刘姥姥的鄙视,来隐藏内心的自卑,提升内心的阶层意识和优越感。 她还用存放了5年的梅花雪和极品茶具,为黛玉和宝钗泡茶,征服贾府内这两位大家闺秀的品味,更能显示出其内心的孤傲和清高。 4.满腹诗书 妙玉从小读佛经,诗书,算得上一肚子文墨。在参与大观口立这些姐妹们的对诗活动中,她出彩的诗句赢得了大家一致赞扬。她也赢得了诗仙的称号。 她在给黛玉的诗中写道: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这首诗描绘出的是一种烟火气息生活,让人感觉到轻松惬意。 5.隐忍芳心 毕竟妙玉也是20岁左右的少女,虽身在佛堂,心也有向往。 大观园里也有一位她心仪的男子,只是身份不同,这种爱慕只有埋藏在内心,不可与人道。妙玉喜欢的就是与她仅有几面之缘的宝玉。宝玉的英俊单纯,才情气度无不打动着她的芳心。 这种爱而不能的折磨也令她心神不宁。假如贾府能一直平安地存活下去,她也许能在栊翠庵里平静的度过一生。 将这种最宝贵的情愫埋藏于内心。然而,造化弄人。随着贾府被抄,妙玉也被盗贼掠走,卖于妓院,最终她不甘屈辱,遭迫害而死。 这就是一个清高孤傲女孩的悲惨命运。如同曹雪芹的判词中所说的:“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无瑕白玉遭泥陷。 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一个连别人用过的茶杯都要扔的清高女子,最终沦落到风尘场所,遭人玷污。 她的内心如何能接受这般愚弄?!纵然腹有诗书,纵然貌美如花,纵然冰清玉洁,纵然清高孤傲,最终免不了被残酷的现实摧残而凋谢。 《红楼梦》中这么多芳华女子的悲惨结局,无不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女子的摧残和折磨。 我们又是多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公平和平的社会里。 我们女性可以自由追求爱情、财富、事业等,我们可以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如果那些女子都生活在今天,她们每一个人都会追求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能够平安幸福的生活着。 愿我们不忘过去,不畏将来,珍惜当下,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这样的女子,在那样的社会,难逃命运的捉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