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作文里的“我”被我发现了。
有的学生虽然只是随口提了一句“爸妈不知道怎么的互不理睬”,但是我知道她这个年过得还是略微不开心。父母恩爱,欢乐的家庭里的孩子才会开心。有的说“回老家真好玩,因为没有人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虽然没有网”。他还“识趣”地帮爸妈干点活。说明学生并不是完全不懂事,他不喜欢被管教,他爱自由。还有的学生去了广州,不太适应,说着不太好的普通话,和妈妈关系处理不好,过得很压抑。有的学生害怕新年敬酒致辞,完了亲戚们评价一通他倒不在乎,但是怕父亲说他你怎么那么差劲。那样他会郁闷一整天。今年取消敬酒了,他很开心。但是他父亲还对他说,你是大人了,从今以后我只管你的经济。他应该挺彷徨。有的是暖男帮忙做家务,还因为没有看成春晚有点遗憾,但也大气的说把事情放下,先过年再说。有的同学家里十几年未见的大伯回来过年了。他奶奶一见大儿子就对大儿子说:十几年没有见,都老了。他还写了怎么用摩托车接大伯怎么辨认大伯怎么带大伯在村子里转,估计这个事情挺深入他内心的 。还有的学生讲述自己家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出色的人,并表示自己也要争气。有的学生把自己置身事外,写了他看到的春节,有些调侃揶揄的意思还加入了一个很难的字并且注上音给我看。那个字我其实认识,大学老师提到过。还有的学生认为今年过得没有意思,在成都过,过年就是抢红包,人与人之间太疏离了,怀念以前的大家分工合作贴春联煮腊肉的春节。当然有的学生还是只有一个浅浅的对自己的认识,写的作文还是至于放鞭炮烟花吃年夜饭拿红包。有些总是说自己想帮忙但是因为不会所以就没有去帮。他们不知道陪伴也是一种帮忙,剥剥蒜皮,摘摘折耳根也是一种帮忙。何况有的同学还是暖男,帮家里做不少家务活。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啊。
还有,抢红包不是不可以写,只是少有人写得具体有画面。
有同学说参观了恩阳学校很羡慕,也可以写写学校是怎么样的,为什么羡慕。而不是写很大很漂亮。家人讲故事,也可以讲讲是什么故事,可以具体可以概括,比如爸爸偷猪草,妈妈把毒药当糖吃结果中毒了。这些故事并不乏味。
静下心来读了看了学生的作文,不止为了批改,其实也是在享用他们给我提供的信息,在和他们交流。他们愿意分享了、乐于分享了,才写得自然,才能写出他们自己的个性风格。
学生说,“生活的本质就是离别,我们灵魂的每一次涅槃都不是在倾诉中完成,而是在一场又一场的彼此沉默和一次又一次的互相离别中完成”,这个引用既有意味,用在文末也恰到好处。
沉默,却不是什么都没有。回忆,惆怅,想念,寻觅,思索这人间的别离、这人活一世的秘密。这是多么丰富、动人又有意义的内容啊!而且,它给我们一个启示。
好作文是观察出来的吗?我觉得不是。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一场场彻彻底底地投入!投入生活,去爱,去恨,去经历,去拥抱……换句话说,你只要好好地活就可以了,不用考虑作文要怎么写、事物要怎么观察(除非是要写实用类的,比如实验报告)。而如果觉得生活中尽是柴米油盐,那也可以停下脚步,听听内心里的声音,想想一路走来的不易,回望那些在我们的生命中曾经出现而又消失了的人。就像这位学生。
在绝大多数时候,教学就是柴米油盐,哪有那么多的动情和忘我,哪需要打开心扉倾诉心声,不互相折磨就不错了,我不是也曾遇到过吗?没有老师的样子,不保持我们的庄重和体面,我们如何活在学生间!但学生一旦敞开了心门,我们是不是也会变得柔软而细腻?我想,这同样也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样子!不必束缚自己,“打开”,也是教育的一门学问,会让学生和自己学到更多,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