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PP和TBL
PPP就是presentation、practice和production,即展示、练习和产出,一般来说比较适用于关注语言的课堂。通常来说正常的步骤是:情景介绍和展示,用活动练习(比如严格控制的填空,书本上那种一种不会做错的题目),询问概念问题(不要问我是否讲清楚了或者是有没有听明白,直接根据内容和概念进行提问即可),之后进行关注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练习活动。TBL就是task-based learning,即基于任务的学习。通常来说正常的步骤是:给出话题任务和所需材料,在任务完成中发现问题,完成任务,讲解难点。这样的学习方法适用于类似于听力或者是阅读之类的技能型或者接收型课堂。
要选择PPP还是TBL取决于目的、达到方法、教具、学生层次、时间等,所指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到学生。
二、在上课之前问自己的问题
1.目的是啥?
2.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意思?
3.这堂课之后产生的结果是什么?
4.活动和材料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合适么?
5.时间是否足够?是否还需要其他的材料?
6.每一个教学动作是否都围绕着教学的核心
7.如何开头和结尾整个课堂?
8.我是否还需要设置自己的私人目标?
整体来说就是让整堂课程是有逻辑有结构环环相扣的。
三、如何判断一本教材的好坏以及如何设置长线目标?
教材的设计:环环相扣有逻辑(详情参照各版教材)
启发:不仅仅关注单独的课程结构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设置每一个学期之间的教学目标。设置目标的原则是逻辑性好且是相对友好型的学习。在设置目标的时候不要太详细(不利于更改和预测,容易有挫败感),也不要太简单(不利于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