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所谓的过往经历、别人给的评价、他人为你贴上的标签……
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看法与评价发生时的那个当下的观点而已;你的观念与看法永远无法代表一个在持续变化与成长的人。
当你看到一株小草,你会把它定义为这是一棵小草;过一段时间,它长出来花苞,这时你会定义为她高兴它是一朵花;再过一段时间花苞绽放,你发现它原来是一株牵牛花或者玫瑰花。
并非你的定义有什么问题,而是那株花,它一直在变化中,你对它的定义是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的。
但是对人呢,好像却不是这样;我们对人的看法和评价,往往总是停留在你对他做出评价或者产生看法的那一刻。
这种看法与评价不会随着人的成长与改变而做出改观与调整,除非发生了重大的事件让你不得不重新评估。
这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但事实上却很可怕,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是自己头脑中固化出来的一个观念,而非持续变化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怪不得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阿德乐所说:“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带着我们的经验认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经过我们的思维处理后的事物。世界即如此。所以,我们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主观解释后的世界”
我们认为我们懂一个人,
我们以为我们懂这个世界,
其实不过只是我们主观解读过的人和世界罢了……
2019年3月4日早 自由书写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