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的"个性签名":学会与孤独相处,是一堂超过两千学时的课程。
是啊,社会太浮躁,人心太浮躁。人们总这样说。
可我知道不是这样。也知道并不只我一个人如此。
我们并不害怕独处。我们更愿意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吃完一顿饭,一个人去超市拎回一大袋生活用品,一个人或闲庭信步或脚步匆匆走过杳无人迹的街,一个人看山看水看风花雪月。我们既不愿意承受别人迁就我们时的心怀歉意。也不愿意忍受我们迁就别人时的不耐烦。我们既不愿意跟自己眼中的俗人去交流,又不愿意费心使自己在"高人"面前显得不那么俗。我们总无法找到哪怕一个跟自己处处契合的人,于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孤独。
然而其实你也不是那么高冷。
你漫步湖边,看到三五成群的同龄人说笑打闹时也会有些孤零零的感觉;你晚上跑步,看到小情侣手挽手肩并肩散步时也会心里一扎想起某个求而不得的人;你记得每天月亮的阴晴圆缺,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你分享这份简单的喜悦;你满腔的愤怒和从容,失落和惊喜,矫情和逗逼,都无从诉说。
只不过你纵观人生,发现"志同道合"似乎是不存在的一种东西。你也曾遇见一个人然后惊为知己,以为半生追寻半生茫然终于有了尽头,以为从此心中有了永远的依托。然而走过一段路你却发现你的深信不疑只带给你深深的失望。
一次,两次,三次。
你终于放弃了。或者说,不会那么轻易相信了。
于是独来独往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你会觉得,一个人潇洒自在,也挺好。
但是为什么有时候还是会吐槽"孤独"呢。为什么还是会像迁客骚人一样唏嘘感慨,万般矫情呢。
其实我们害怕的并不是孤独啊,而是被冷落啊。
我们并不害怕独行,但会因别人的到来又离去而感伤满怀;
我们并不害怕"未能拥有",但会不甘心失去啊;
你不爱种花
你说,你不愿看着它一点一点凋落
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所有开始
顾城的小诗,网上传得很是烂俗。倒也有几分可怜之感。
当你避免了所有开始,你便有孤独永伴。当你有那么几次在侥幸心理作用下去"种花",而花又不可避免的凋落了之后,你便有了被冷落之感。
我无数次告诫自己,却没忍住在你出现的时候有了这种侥幸心理。
然后,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