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朗读,感知诗歌基本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品读,理清诗歌结构,拟写小标题,品析诗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诵读,体察一个穷困诗人的家国情怀。
【学习重点】
品读,理结构,赏语言。
【学习难点】
诵读,知背景,悟情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互动,读诗歌,引课题。
成都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双流也不例外。老师在咱们棠湖公园溜达了一圈,发现几乎每个角落都有诗文流淌:温庭筠、陆游、范成大、朱熹、杨万里、元好问……听说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会到蜀地来。难怪清代文人李调元说,自古诗人例到蜀。
老师我来自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陕西宝鸡。第一次来这里,我也写了一首诗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喜欢。(大屏幕出示,老师朗读)你从老师的这首拙作里,发现了哪些与成都相关的信息?(生自由说)
成都行
田 玲
蜀州海棠醉武侯,青城丹梯天下幽。
都江龙水沃天府,永陵翠荫思古愁。
浣花溪畔圣犹在,宽窄巷口月如钩。
澄濯锦江图画里,追梦双流更何求?
(预设:学生说到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就可以引导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当年杜甫草堂发生的事情,探求诗人的精神境界。
(板书课题及作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大屏幕同步显示课题)
【设计说明】因为与学生不熟悉,所以才从成都说起,从双流说起,从棠湖公园的诗说起,再自然地引出自己写的诗,一是与学生拉近距离,产生亲近感;二是由诗中成都名胜古迹中的浣花溪自然导入新课学习;三是让学生知道诗歌并不是那么难学难写的。
二、朗读,知内容,提问题。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诗,并结合下面的注释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大屏幕显示:1.读准字音。2.读对节奏。)
2.请一名同学朗读,大家仔细听,看他的读音和节奏是否准确。
(1)读音,强调动笔标注。
(2)节奏,七言,二二三,四三;九言,二二二三或四二三。
(3)歌行体:古体诗的一种形式,从汉乐府诗歌发展而来,多为七言,形式自由,一般多叙事。
(音准,节奏对则在表扬时提一下节奏,加以肯定,对于歌行体,学生没说,则不强调)
3.教师范读:听音准,听节奏,听语气。
(大屏幕显示:1.读准字音。2.读对节奏。3.读出语气。切换,配乐朗诵)
齐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能够注意语气更佳。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基本读熟全诗了,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说说你从这首诗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要的诗句理解问题,随机解决。)
(预设:1.作为古代诗歌,句子长短不一,还不工整,看起来没有条理。
2.茅屋都被风吹破了,为啥还歌?
3.和我们以前学的诗歌不同。
4.孩子们只是抱走了茅草而已,杜甫为啥说他们是盗贼?是不是太严重了点?
5.杜甫自己穷困潦倒,为啥还想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呢?
……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关键的问题,老师补充)
【设计说明】这里主要让学生朗读,因为如果不读,学诗就只会停留在学生没有体验、没有感悟的基础上,而只是教师的一味分析讲解。这样的教学,也许看起来很精彩,但学生却没有真正学到什么。在熟读全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基于对学情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并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所以,让学生通过阅读首先发现问题,如果一些教学的重点问题学生没有发现提出来,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与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起作为教学的内容。
三、品读,理结构,赏语言。
同学们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学习,解决问题。
(一)首先我们来理一理诗歌的结构。
可以从事件、场景、表达方式三个角度梳理层次,然后给每一层拟写一个凝练的小标题。(如学生冷场,则请相互交流看法)
事件:1.秋风破屋(风吹屋破,秋风卷茅,茅草散失……)
2.群童抢茅(群童抱茅,抱茅入竹,呼唤不得……)
3.屋漏难眠(夜雨屋漏,屋破雨漏,娇儿受冻……)
4.期盼广厦(广厦庇寒,祈求广厦,思得广厦……)
场景:屋外、屋内、心中
表达方式:记叙、抒情
(板书小标题:四个小标题,记叙和抒情,注意写的位置)
(二)然后我们品一品语言。
1.既然是秋风把茅屋吹破了,那我们就来先看看这个肇事者是怎样一种情形。抓住“怒号”“卷”“三重”感受秋风的气势和威力。
(怒号:怒吼,表现出风的猛烈气势。卷:写出了风之劲。换成吹,则轻描淡写,不能表现风的力量强劲。三重:多重,三,不是确数,表示多。例如我们在七年级《<论语>十二章》里“吾日三省吾身” 中的“三”也是如此。)
威力如此之大,造成了哪些后果?
抓住“洒、挂罥、飘、沉”这些动词,联想风中茅草乱飞的景象,强调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
2.原本茅草捡回来还可以修补,可是被群童抢了,有同学提出盗贼的问题,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盗贼:何谓“盗贼”?劫掠和偷窃财物的人。那群天真烂漫的孩童抱走茅草的行为算得上“盗贼”么?群童为什么趁火打劫“为盗贼”?仅仅是因为他们调皮、淘气么?大家想想,也许孩子家的茅屋也被刮破了,也许他们家正需要茅草做别的事情。要不是因为穷,谁会去抢茅草呢?这种看似“盗贼”的天真淘气背后,隐藏的是生活的心酸和悲苦啊!所以诗人才“叹息”。)
同学们认为杜甫在叹息什么呢?
(叹息自己的悲苦无助,群童的抢茅行径,叹息百姓生活无依,穷困不堪啊!在这沉重的叹息里,杜甫叹息自己茅飞屋破,身体羸弱,生活贫困;杜甫叹息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断,兵祸连连,老百姓颠沛流离,无所安定啊!在这沉重的叹息里,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杜甫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
3.天渐渐黑了,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杜甫家,来看看当时杜甫的生活状况。
(抓住“冷似铁”“娇儿恶卧榻里裂”“无干处”感受困顿的生活。)
(冷似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被子的破旧,冰冷,硬。表现出诗人家境的贫困。娇儿恶卧榻里裂:娇弱的孩子因为睡相不好蹬破了被子。因为破旧,才容易蹬裂啊!)
杜甫在当时的社会是拥有特权,享有尊严的,他享受免赋税、免兵役的待遇。为什么会穷困致此呢?
抓住“丧乱”,大屏出示背景,由家破上升到国破。由个人困苦生活推己及人,爆发出热切的企盼!
(板书上圈出“破”字)
【设计说明】这部分主要是通过诵读来理清结构,品赏语言。在品味语言过程中,想通过对一些重点词语的咀嚼品味,既解决词语本身的含义,又赏析诗句表达的情景。所以,这里没有单独将词语列出来进行注音、解释、翻译,而是随文品言,将“言”和“文”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反复地朗读、体验、比较,来实现对语言的品味,让学生明白这些语言为什么用得好,能够表达出怎样的情景和情感。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估计需要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进行品味。
四、诵读,论诗人,悟情怀。
1.齐读第四层。
抓住“广厦、千万、大庇、安如山、独破”感受他的悲悯情怀。
(广厦:宽敞的大屋;千万:特别多;大庇:全部都庇护;安如山:安稳如山。诗人推己及人,由自己的眼前遭遇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寒士”,情不自禁地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唤。)
2. 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啊!
让我们通过全诗,来看看杜甫是怎样一个人?
(大屏幕显示,生自由发表意见)
在秋风破屋之时,他是一个 的人;
(无可奈何,心情愁苦……)
在群童抢茅之时,他是一个 的人;
(无助叹息,万般无助,内心痛苦……)
在屋漏难眠之时,他是一个 的人;
(穷困交集,寒湿交迫,心中悲苦……)
在呼唤广厦之时,他是一个 的人!
(胸怀博大,激情奔放,忧国忧民,情怀高尚,希望崇高……)
这样一个诗人,让我们感受到他怎样的高尚情怀呢?
小结: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这是一种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是一种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面对国破家破的潦倒生活,诗人心中想的不是自己,却是普天下的穷苦人,只要他们能得庇护,哪怕是唯独自己的屋子破败被冻死也值得。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才会被称为“诗史”。
其实,从古到今,家国情怀是渗透在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世代传承。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呐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艾青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那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杜甫,无疑是这种文化精神史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最宏伟的一座丰碑。
【设计说明】在对诗歌的语言品味之后,需要有一个升华,就是对杜甫诗人形象的认识,这样才能给学生构成一个立体的杜甫形象。所以,这部分主要想从不同状态下诗人的情感表现,归结到最后杜甫那种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悲悯情怀和家国情怀,让学生充分理解杜甫崇高的精神品格。另外,还想把杜甫放在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进一步去认识杜甫,说明家国情怀是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精神,而杜甫则是最典型的代表。这样试图想提升教学的文化含量。
五、背诵,传文化,树丰碑
如今成都的浣花溪畔,杜甫当年的茅屋几经修缮,已然成为园林式的旅游胜地,周围广厦林立,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不正是杜甫当年的梦想吗? 让我们传承家国情怀,一起朗声背诵:安得广厦千万间……(画图,框住之前的板书,呈现完整板书)
下课!谢谢大家!
【设计说明】用现在浣花溪畔林立的广厦,回应杜甫当年的呼唤。重点是想启发引导学生将这种家国情怀渗透到自己的血脉中,让中华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流芳万世。最后,在这种情怀的感染下,背诵杜甫诗句,结束本节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