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4,每天热搜好几条,为什么一部《都挺好》会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呢?
《都挺好》其实挺不好,因为它讲的是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揭开的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永久影响,你越是想要逃离,越是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就像流沙,一旦陷进去,越挣扎,被吞噬的就越快。
《都挺好》是由“正午出品,必属精品”的正午阳光推出的精品电视剧,我们熟知的《伪装者》,《琅琊榜》,《战长沙》,《北平无战事》,《父母爱情》等剧,都是由该团队制作的。
《都挺好》讲的是曾经风平浪静的苏家,随着苏母赵美兰的去世,而显现出来的各种家庭,人物矛盾。
苏母去世前,大儿子苏明哲是光耀门楣的担当,母亲宁可卖房也要供大儿子读博士去留学。
二儿子苏明成是典型的妈宝男,一事无成,各种哄妈妈开心,还总是欺负自己的妹妹,成年以后的苏明成没有工作,苏母托关系也要给儿子找一个工作。
对于最小的女儿则是不闻不问,苏明玉成绩好,想要读大学拿1000块的补习费,苏母的态度却是:你是女儿,我们不指望你养老,我们只供你到十八岁,但是对于大儿子的留学,她可以卖房,对于小儿子的旅游,她可以报销这个钱,唯独对最小的女儿百般刁难,长大后的明玉,甚至希望自己是父母捡来的。
明明是有父亲的,却和没父亲的孩子并无二致,因为父亲完全受母亲压制着,苏明玉说:父亲就是个窝囊废。
苏母去世后,一家人的各种矛盾完全暴露出来,苏父苏大强没了苏母的压制,开始放飞自我,各种作践自己的儿女,甚是狂野。
苏家老大苏明哲一心想担起老大的责任,只顾着打肿脸充胖子,顾面子,却忽视了妻子女儿的生活。
一直在妈妈的保护下生活的苏明成,贪慕虚荣一心只想发财,导致最后事业婚姻双重失败。
反倒是一直不受母亲待见的苏明玉,不仅生活的好,事业也干得风生水起,曾经发誓绝不与这个家再有任何纠葛的她,还是一次次的出手的解决着家中的各种危机。母亲离世的墓地是她买的,老家的宅子是她买回来的。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评论说,剧情夸张,现实生活中哪有这样的父母呢,现在哪还有重男轻女的家庭呢?那真是恭喜你了,你和你身边的人都太幸运了。
相反,闺蜜邻居家的姐姐(以下简称姐姐)就没这么幸运了,姐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姐姐之前还有一个哥哥,姐姐的妈妈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比剧中苏明玉的母亲赵美兰,那段位高多了。
姐姐凭自己努力考上了学,也得到了较好的工作,自己的日子过得比哥哥强多了,她那个哥哥则是一个不知上进的人,与老婆离婚之后,孩子就完全丢给自己的母亲抚养,这孩子也是被奶奶惯得,成绩不好,上不了好学校,专业还不听姐姐的建议,后来毕业了没工作,姐姐的母亲就想着让姐姐在她的单位给这孩子某个职位。
但由于这孩子能力不行,托关系事儿也没办成,姐姐得到的结果就是,姐姐的母亲骂她是白眼狼,说她自己侄子的工作都不上心,甚至还把姐姐春节买的礼品都丢出了家门,生气不?恼火不?但这就是现实。
谁家没有一个作天作地的父母呢?
东北有个谢广坤。
看过《乡村爱情》的人都知道,谢广坤是王小蒙的公公,谢永强的爹,作为儿媳的王小蒙懂事能干又知书达理,儿子谢永强与小蒙的感情也一直是很好的,但谢广坤就非要作啊,就是要你们离婚,你们不离我就不开心,你们不离,我就要死。
这样的家庭多吗?
多。
有多少婆婆就是见不得自己的儿子与儿媳妇感情好,你们越好,我越闹,无中生有制造矛盾,蹿腾儿子家暴的,这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
同事的朋友说,他有一个阿姨就是这样,成天在外面各种说儿媳的坏话,儿媳外面有人了,儿媳昨晚被一个男人送回来的,怎么丧,怎么说,但是到了儿子面前呢,又是和善可亲的样子。
苏大强就更不用说了,苏母去世以后,被压制几十年的苏大强开始彻底放飞自我。
一个人要住三室一厅的大房子,咖啡要喝手磨的,甚至还要卖了房子和保姆结婚,小儿子要离婚,他关心的是房子,大儿子工作不稳,他关心的是新房子,这边儿子说着婚姻事业双失败的惨事,作为父亲,像个局外人似的,夹菜吃饭倒是一点不耽搁。
南通的樊胜美她妈更是榜上有名,你哥没房子住,你哥没工作,你哥闯祸要善后,你侄子上学没钱了等等各种形式的“扶弟魔”,至于樊胜美呢?公司宿舍挤挤,泡面吃吃么好了,还能省下不少钱呢,委屈?生气?但真的能断绝关系吗?
不能。
因为断绝了关系,少了每个月的生活费,你就是不孝,你就是白眼狼,但事实是,事业是你自己努力的,钱是自己赚的,可命,血是原生家庭给的,你改变不了,你越是挣扎,越羁绊。
谁家没有这样的父母呢?只要但凡有点感冒,不管子女工作忙与否,你们都是要在医院围着我,因为我在一众老太太中有面,别人对我心生羡慕,我儿女孝顺,是不是你们的爸爸妈妈?
今天染上了流感住院了,你们快点来吧,你们的妈妈不行了,是不是你们的爷爷?
今天烧菜锅子起火了,要不是扑火及时,不然“我们”就不在了,是不是你们的爷爷奶奶?
老年人容易腰疼腿疼屁股疼,医生说可以手术,但是有风险,而且要卧床好几个月,儿女说请护工吧,坚决不行,那样别人会觉得我儿女不孝顺,是不是你的某一位长辈或是身边人?
盛怒之下,最该六亲不认,但余怒消散之后呢?
这种不讲道理,反理性,没原则的事情在中国式家庭里,真的不能算稀奇,甚至是稀松平常。
最让儿女惦记的从来不是什么作天作地,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只有考虑子女处境,不用儿女惦记的父母,才是最让人惦记的,可惜我惦记的外公走了。
注:以上故事均为真事,名称均为化名。
如有雷同,我也没办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