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支烟,站在阳台,夜晚的灯红酒绿,满满的塞进眼睛。
不知不觉,朋友越来越少,能与言谈的屈指可数,而且内容勉勉强强,聊完总会让人无奈,无助,更无力。更别提高谈阔论,最终只能惆怅的深深地叹一口气,“唉~”
越长大,越孤独
年轻的时候,没什么压力,朋友三五成群。一杯小酒下肚,四海都是兄弟。
后来渐渐觉得,好多人都在淡淡的疏远,即使偶尔见面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都有家庭的负担,生活的压力。一定年龄之后,圈会自动缩减,身边的,或许只是对生活有帮助的人。
都是忙碌惹的祸,忙着上班,忙着吃饭,忙着睡觉忙着学习……但,到底忙了个啥?却无从说起!就连见一次,都那么的奢侈!真的那么忙吗?这,只有自己知道!
我们的年龄越大,保护层就越厚,与人交往就越难往深处走。涉入社会越深,利益在我们心里的位置就越靠前。只要不是特好的朋友,不管与对方做什么事,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当然,也有把情义放在首位的,我们称之为傻瓜、缺心眼。
试想这样的心态与认知,怎能不越长大越孤独呢?
至少每天给自己一次自由梦想的机会
看着那将燃尽的香烟,再看看眼前的喧嚣,谁又在和我一样?
是在生活,还是,只是活着?
劳作是生存法则,工作是社会的既定规则!只要遵守,就可以——活着!
而有些人,真的只是活着!也许你我也在之中,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一点波澜,不多想,也不多做。如同流水线生产,几乎都一个样,然后运行即定的程序。
一个人,终其一生,能有几次机会拼尽全力地做一件事情?很多人害怕改变,也害怕失败。但更可怕的是,在重复单调的规规矩矩中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在随波逐流的人云亦云中失去了对梦想的渴望。
没有栖息地的心灵,犹如没有港湾停泊的船只,在无尽的大海里,任凭风浪如何摧残;就像没有家的孩子,流浪在街头,不知冷暖。没有了彼岸,迷失的灵魂,只能在无尽的黑暗中,不断摇曳,直至麻木,彻底消失。
你是否感受过,那种无助的孤独感?那行尸走肉空洞、焦虑又恐惧的眼神,你害怕吗?
人活一世,短短数十载,弹指一挥间。不活的精彩通透,有滋有味,怎对得起生命的神圣。如果按部就班,仅仅只是走个过场,那是对生命神圣的亵渎。我们要有创造的生活,而不是真的,只是活着。
想想那些被放弃的梦想,再看看眼前的柴米油盐,真的要就这样随波逐流地走完一生吗?
有老待赡,有子欲哺,不拼命,用微笑吗?
每次出门,和家人挥手告别,都会红着眼,头也不回,一直向前!留下的,只有夕阳下,那个背着行囊,远行的单薄身影!
谁不想安稳的待在家里,享天伦之乐?谁不想多孝敬父母,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谁不想,‘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谁愿意在风雨中奔波?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可,有老待赡,有子欲哺,不拼命,用微笑吗?
那个穿梭在人流中,单薄的背影;那久伫于阳台,手里香烟一支又一支的燃尽的人。在理想与现实的沼泽里,不断的挣扎。
冲不破墙壁 前路没法看得清
再有那些挣扎与被迫
踏着灰色的轨迹
尽是深渊的水影
我已背上一身苦困后悔与唏嘘
你眼里却此刻充满泪
这个世界已不知不觉地空虚
不想你别去
——黄家驹《灰色轨迹》
谁能理解你?谁能感同身受?爱人微暖的拥抱,只是安慰与鼓励!
自如生活,如我所是
阳台窗前,闭目。眼前的一切与我有关,却又无关。我在这一切里面,却不属于这一切!
孤独源于精神的自由自在,即使身处闹事,被人群包围,也依旧如急流中的一块浮木,沙漠中的一位托钵僧,穿行人世,心无纤尘。当你沉入自我,并享受孤独时,人群在你眼中自动隐退。因为喧嚣从你心中淡退,或者说你从喧嚣中淡退。
我们应该给自己更多独处的时间,为的是卸下“面具”,自如生活,如我所是。只有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孤独时,我们才能和自己对话,倾听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声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用很长的时间意识和区分出,别人的价值观和自己的价值观。用更多的时间慢慢学会,不以别人的价值观来主宰自己的生活,而是要按自己真正的意愿活下去。
成年人的孤独,悲喜自渡。之前我始终认为,人的这份孤独,是悲伤的。如今我却发现,这是一份难得的自由。
孤独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心境,重要的不是离群索居,而是独立思想。不必去刻意寻找一个偏僻的角落,从而隐居于孤寂之中。孤独本就是自我心灵的诗意栖居,环境固然有一定的激发效果,却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孤独是在闹市中,心远地自偏的出离。
一个独处时,悠悠度日的人,他自成世界,他的心智犹如一个开掘不尽,取之不完的宝藏,提供给他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生命营养。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百年孤独》
既然如此,那是我们的命运,我们就当珍惜。这份珍惜,会带来幸运,因为孤独总在催生思想。思想者千差万别,而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思想在孤独中萌动,在孤独中酝酿,在孤独中降生,在孤独中历久弥香。
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那又如何?像《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一样,不求他渡,自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