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略,启发最大的一本书---《好战略,坏战略》

好战略,坏战略

书名:《好战略,坏战略》(26/500)

作者:理查德·鲁梅尔特。阅读时间:2018年10月01-2019年01月16日   字数:300千字

从一个故事说起

有一天,在我的朋友圈看到另外一个民营企业的总经理发的一个招聘广告,当然企业介绍浩浩荡荡一大长段,把能列出的设备以及十几个客户都列出来了,强调了加工能力以及对质量的控制能力,紧接着是关于招聘的岗位信息,最后还来了一小段招商广告,近期企业产能有富裕,可以洽谈合作。这家企业,我们的管理层都比较了解,也算是园区内的老牌企业,一直都在5000万-8000万产值徘徊,业内口碑还不错,老板是六十多岁的技术控,都说挣的钱都投资买设备了,所硬件设施都不错。

我就把这条朋友圈复制发到了我们的高层管理群,问大家一个问题,我说,通过这个企业介绍及招聘信息,大家对这家企业能够得到什么更多的收获呢?结果还是令我大吃一惊的,几乎每个人都表达了这家企业加工能力很好,工艺能力很齐全,管理水平也不错,当然也有人看出来他们现在订单不饱满,可以考虑找他们外协加工,谈合作,是一个好契机。仅此而已了,这就是大家能够解读出来的一些内容。其实,我是想考察一下,到底有多少人具备“战略思维”,结果是我们的高层,都没有这个意识,同样的信息摆在这,对于战略层面的思考,大家都是空白的,我才知道,原来,战略思维不是那么简单,也让我了解了,原来战略思维这么有价值,因为一个简单的企业介绍,就可以基本看出来这家企业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你说是不是很厉害。

因为企业发展的需要,一直在苦苦思考,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该如何制定战略战术,从哪下手,一直都没有那种灵光一现的开悟感。恰巧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好战略,坏战略》这本书,因为之前也看过一些讲战略的书及文章,但是总是感觉不得其法,好像隔着一个门帘子,一直掀不开,我分析应该是很多讲战略的书,都是偏理论的,作者可能都没有多少实践经验,所以写的很难让阅读的人理解到底该如何做。而这本书的作者不一样,一直在一线从事战略的制定以及咨询服务,三十多年的经验与感悟,写下的内容都是经历过实践检验的,所以,了解了作者,我就对这本书充满期待。

原来战略是一种能力

这是一本充满着具体感,内容非常丰富的一本好书,我很少看书看到爱不释手,但是这本书是我特别急迫想看完,但是有不舍得看完的书,因为确实收获很大。当我读完最后一段文字,掩卷长坐的时候,我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到底什么是战略?

我脑海中的答案,出奇的简单,但是却是我最大的收获,那就是“战略是一种能力”。为什么这句话这么让我触动呢,因为我之前理解战略,看的很多书,都是在教我们技巧,告诉我们制定战略的方法,分步骤的每一步做什么,如何拆解,如何设定目标等等,这些方法,总是看起来都对,但是却让实践的人摸不到头脑。与其说鲁梅尔特告诉我如何制定战略,不如说作者点醒了我。一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讲战略的书,那么多讲座、课程讲战略,但是几乎没有人学得会呢。我觉得绝大多数人,都是陷入了错误的认知。因为大家真的把战略当成了一套方法,当成了灵丹妙药,好像只要按照步骤就能做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一样。这就是大错特错。

所谓,战略是一种能力,什么意思?首先能力是什么?能力分为先天能力,比如我们的看、听、嗅觉等等,这些都是人本来的能力,而其他的能力比如换位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协作能力、演讲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习得性能力,也就是需要后天刻意训练才能够具备的能力。而战略能力就是这样的能力。就像你把招式背的再好,拿起长矛,一样不知道该如何控制它,如何发挥它的威力,这是一样的道理,就算那些战略大师讲的都是对的,但是你没有不断的练习积累,你是不会具备制定好战略的能力的,那当然只能悬在表面空讲概念,无法结合实战。空谈误企啊。

好战略与坏战略

作者首先明确了,战略分为好战略与坏战略,这个区分好像很初级,但是作者见过繁花世界,那么多家企业兴衰之后,回归到了更加本质,更加真实的层面去看战略,不谈高级的词汇,因为按照作者的判断,绝大多数企业(包括政府等组织)根本都没有明确的战略,就算有那也是坏战略,停留在口号,模糊的目标,甚至不疼不痒的许诺这样的层面。而这样的坏战略,自然而然会导致企业的最终衰败。所以,好战略真的是凤毛棱角,没有多少人真正的理解到了战略的真谛。

回过头来,看那些成功的企业,他们的创始人或者团队,都具备极强的战略能力,比如美团的王兴,阿里巴巴的马云,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华为的任正非等等,这些人都先都有超强的战略能力,都是能够看透战略本质的人,所以才能够带领企业,选择正确的道路,集中力量谋求发展。

站得高,看得远,更要看得透

为什么说战略是一种能力呢?要想制定好战略,首先有基本前提,那就是你必须对你所在企业的行业、市场、客户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判断。每一个层面处在一个什么发展趋势或者阶段。其次,相关的竞争对手的模式是什么,他们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市场需求的本质是什么,客户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都是外界的分析和洞察,然后紧接着最关键的,是深入准确的分析我们的优势是什么,这些优势如何结合,来形成新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是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但是却更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的。说到这,作者介绍的第一步的调查分析阶段,算是基本完成。

好像文字很短,看起来也没什么,我就拿自己现在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来举例说明每一步的过程。也许会更有收获,我们所在的行业是铆焊结构件行业,没有什么技术门槛,理论上只要是需要钢铁钣金焊接件的,并且是重量在2吨以内我们都可以加工,基本的工艺无非是下料、机加工(简单)、焊接、热镀锌,我们所有人都认为,我们毫无特殊之处,园区内能有这个加工能力的,一找一大堆,实在看不出我们有什么特别。这个问题,着实困扰我挺长时间,我们主要的客户一个是输变电的国内客户,虽然价格低,但是因为客户关系好,所以订单还算稳定,另一个是最近三四年偶然的机会逐渐做起来的风电领域的外资企业,因为是外资企业,所以要求比较高,但是产品类型还是很简单的金属结构件,虽然技术规范要求完整,但是技术本身要求并不是很高。虽然这家客户是外资企业,但是我们刚开始接触的是他们在中国当地的工厂,主要的业务还是服务国内。

当我写到这的时候,因为我们在几年前偶然机会,进入了这家要求很高的外企的供应商名录,所以就算是进入了风电领域,之前我们觉得我们做这些零件,这么低端,我们刚开始都不好意思说我们在风电领域怎末样。这也是因为客户不断的召开每年的供应商大会,竞标大会,客户拜访等等,我们也间接的输入了很多关于风电的市场情况。风电领域包括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我们的业务都是在这个客户的陆上风电业务。陆上风电从2005年到2015年是疯狂增长的时间,之后,到现在就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因为市场需求在减缓,而供给又过剩,所以国际品牌也不得已加入了成本的激烈竞争阶段。所以,原来我们这些不起眼的零件,虽然数量很多,一台风机大概300种左右,占整个风机的总成本也就4-5%左右。因为价格竞争,我们这些中小低附加值零件,也纳入了客户的关注范围,他们之前的那些供应商,也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有三家美国的,都是贸易服务商,他们为客户提供配套服务,但是所有的零件都是采购的;另外的三家是欧洲的供应商,他们价格普遍比我们高20-30%,因为成本原因他们很难有大的改变,这些信息都是在一次次的沟通和细节中,捕捉到的,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另一家国内供应商,他们是以加工大型复杂件为主,企业规模是我们的十倍,我们通过客户介绍搭桥,去他们参观过,基本了解对方的优势。

通过不断了解,我们在客户的各工厂的市场份额,目前整体来看也就7-8%,我们可以估算这个客户市场容量有多少,因为这个客户在整体风电领域也就占17%的份额,所以,我们可以间接的推算出整体的风电市场容量有多少,大概100亿RMB。

另外一个国内的输变电客户,主要是靠私人关系,份额大概占据40%,每年2000万左右,基本可以增加的空间不大,并且想拓展其他的输变电客户,因为铆焊结构件有一个天然的约束条件,那就是运输成本,所以,一般国内竞争,我们很难跟本地的企业竞争。

向内看,发现自己的优势

因为我们一直在学习和实践去制定战略,所以战略在我们这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我们在2017年底就制定了明确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那个时候,非常宽泛,就是成为全球卓越企业的优秀供应商之类的。那个时候,好像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位,既然一直在想,也想不明白,那就边想边坚定一条理念,那就是客户需求什么,我们就努力去满足。

就这样,我们努力争取到了帮助国内客户建立库房,提供仓储配送服务的业务,这里面也包括我们自己的零件以及客户的零件,说起来简单,真的而在做库房的时候,经历的苦难那就不说了,不管怎样,我们最终做成了,距离客户更近了,也就具备了深入了解客户的机会。在2017年底,在新的客户商务负责人的推动下,我们抓住了德国的竞价机会,进入了德国的市场,也需要提供库房配送服务,这对我们也是全新的挑战,经过磕磕绊绊的2018,这个业务也基本做成了。

这些拓展,都是我们紧跟着客户的需求,通过有竞争力的价格,打破原有客户的供应商格局,争取到了机会。于是有一次跟客户吃晚饭,客户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客户感慨说“你们做的零件,大企业不爱干,小企业干不了”。这句话,一下子让我们找到了客户的痛点,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原来我们不是那个可有可无,毫无竞争力的存在。我们在跟随客户需求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个新的生态位,关于生态位的概念,我是从吴伯凡老师那学来的,对我们非常有启发。

当然,能够描述的太有限,每一天的每一个经历,跟客户的每一次互动,看的每一本书,甚至相关的一个新闻,都会联想到如何定位,逐渐的,我们的定位清楚了,结合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以及我们自身的优势,我们在这些多品种、小批量的焊接结构件上,找到了点感觉。我们的优势结合过去十年的发展,总结了很多,在此不赘述。

关键是聚焦!聚焦!

什么是聚焦?这点太重要了,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只有深入的洞察了市场和客户之后,才能够准确的去聚焦,就像我们之前的那个愿景,把范围定位到了全球的卓越企业提供铆焊结构件,这个范围太大了,建筑也可以,输变电也可以,农机设备也可以等等,到底做什么,还是哪个都行?如果这么宽泛,结果一定就是一个,那就是哪个都不行。文章刚开始举的那个例子,我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没有明确的定位,太发散了,发散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客户在哪,你分不清谁是你的潜在客户,这是非常要命的。

不聚焦,就不懂得舍,其实战略聚焦很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做什么,不在自己的非战略主航道浪费资源,力量只有集中才能够实现合力,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因为要聚焦,我们继续收窄我们的市场范围,刚开始制定战略,最怕宽泛,越窄越好,因为你明确了产品,明确了行业,明确了客户,就相当于明确了一些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文化、业务模式等等,因为我们看到了我们在做的风电产品的市场及客户潜力,以及我们独特的优势,所以我们果断放弃了国内的输变电客户,说起来容易,那可是两三千万的产值,怎么每年也有几百万的利润,说放弃,如果不是足够的坚定,那是非常困难的。当然,舍弃最关键原因是战略,还有就是国内客户非常不稳定的回款,这个大家都明白,我就点到为止。

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

分析了所有宏观以及相关方的情况,然后通过对比,我们明确了为风电客户提供全产业链低成本的连接支撑件制造服务。为什么是全产业链?因为综合对比分析,未来的竞争的关键是成本,谁能够做到更极致的成本,谁就能占领更多市场,我们的优势就是有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能力,这个那些国外的以及只是提供采购管理的企业,从基因上就不可能PK的过我们,因为我们的服务可以不挣钱,我们靠制造盈利。

明确了这个指导方针之后,我们就可以明确的知道,我们的主打产品是什么,那大家就必须要在这些产品的生产制造,运输管理,库房管理上不断的积累改进,不断的探索这样的产品的最优加工方式,最优的资源配置等等。我们知道自己的客户在哪,潜在客户是谁,我们也知道将来要开发的新产品是什么特点。我需要什么样的设备投入,什么样的人才团队等等,这些都有了清晰的概念。这就,是一个好的指导方针,非常简单,看起来好像很普通,却简约而不简单。也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事,什么是错的事。这个最宝贵。

连贯性活动

分析透彻了,看清了形势和趋势,也结合竞争对手以及自己的优势,有了清晰的指导方针之后,这就完了吗?一些企业,看懂了,但是没成功,为什么?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个连贯性动作环节。就是这个指导方针,如何实现?核心竞争力如何被加强?

这些不是总经理想明白,把方针宣贯给大家就行的,必须要从企业的目标设定、组织架构、业务模式、目标分解、职责划分等等,各个层面来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的思考和策划,必须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动作上,让所有人的付出和努力,都能够着力到这个最终的方针上,形成不断叠加的合力。关于目标的制定,也是一门学问,不是你QCDSM提出几个指标就行的,每一个部门具体到什么事项,什么目标,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必须要清楚的。

要形成连贯性的有节奏的连贯性活动,比如每季度全公司管理层要沟通讨论一遍,以便及时纠偏,比如每个月,每个部门内部要开会总结,比如每周要有小总结,每天要有具体的安排与总结等等,这是一个节奏,确保的就是每天的动作,最终能够对企业发展战略形成合力。

再次理解一下,为什么战略是一种能力,甚至可以说,成功的战略是一种团队能力,因为不只是制定,还需要动作层面互相协作,来实现战略目标,让核心竞争力得以体现。这些决策,都是来自于日积月累的思考与分析,都是来自于抽丝剥茧,去伪纯真的过程,都是直击本质,全体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所以,一个顾问,通过几次电话会议,就能够给你一个战略咨询,多半都是不靠谱的。真正的好的战略,来自于对外部的足够洞察,更来自于对自己的深刻的体悟。

战略能力,是一种方法论

上升到方法论角度,就说明有了一定的普遍性,一个小企业适用,一个大企业一样适用,道理都很简单,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好的战略就是能够给人一种明确感。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每个人的成长,人的成长也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然后提出指导方针,明确具体动作,每天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都会全系统的思考清楚。少做错事,就是高效的关键。一个具备了战略能力的人,他一定是具备很强的以及敏锐的洞察力,这是一种习得性能力,一旦具备,你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看透准确的切入点,识别关键点,找到准确的支点,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最终解决问题,实现发展。

这篇总结,纠结了很久都没写,因为不知道怎么写,今天鼓足勇气,逼自己必须要动笔,很多内容,都是日常琐碎积累,不会具体体现,有时候也难以具体陈列,但是希望你理解战略的精髓,然后,努力训练自己的战略能力,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作者最机会投机取巧,唯有脚踏实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11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39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671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2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5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3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1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9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86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