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让一条微博刷屏,#留学2年败光200万#引热议。
【22岁男生弃学成“巨婴”:吃饭要喂】哈尔滨刘女士与丈夫离婚,儿子与奶奶一起生活,从小性格孤僻。高中时,刘女士将其送到国外,两年最少花了200万,却连预科毕业证都无法取得。回国后也天天在家玩游戏,吃饭都是奶奶送到跟前,甚至一口口喂。
过度照顾孩子,不让TA插手一切家务;无处不在,时刻准备挺身而出…有一类家长,像直升机一样,随时盘旋在孩子上空,TA一遇到困难就马上降落,这样真的好吗?
Part.1 什么是“直升机父母”?
像直升机一样,随时在孩子的上空盘旋,介入孩子的一切。
在孩子即将遇到困难时马上降落,为孩子解围。
无处不在,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的父母。
这4个原因,可能让家长变成“直升机父母”!
1. 独生子女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导致父母“过度养育”。
2. 过度焦虑
焦虑来自对经济、就业、生活环境的担忧,希望最大程度来保护孩子。
3. 愧疚补偿
因为平时工作忙,缺少陪伴,为弥补自己的愧疚而采取的补偿方式。
4. 相互比较
来自周围其他家长的压力,让家长感觉如果不上心,就是不负责。
Part.2 自测!看看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1. 生活上
过度照顾孩子,不让插手一切家务劳动,包括自己的房间和衣物,以及学习用品的整理。只要求“好好学习,其他一切不用操心。”
2. 学习上
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班,按自己的意愿安排课外和假期的补习班,武断地帮孩子选择辅导书和课外书。
3. 人际交往上
帮孩子处理与同学和朋友的关系。比如,交待孩子和成绩好的同学相处,孩子和朋友间有了小摩擦就帮孩子“出头”。
Part.3 有这6种表现,小心变“直升机父母”!
1. 过度保护——“妈来啦”
孩子玩耍时摔倒,并不严重。家长慌了神“宝贝,妈妈看看摔坏哪儿了?疼不疼呀…”孩子一听,哇哇大哭起来。
提示:
保护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首要责任,但过度保护往往会束缚孩子的手脚。在判断没有大碍的情况下,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
2. 限制——“不许动”
孩子抢着学做事,做得并不好。家长:“不让你干非得干!”“你就知道帮倒忙!”“以后厨房的东西你不许动!”
提示:
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强化的。劳动能力有限、经验不足不应当成为父母匆忙干预和限制孩子的理由。
3. 包办——“都怨你”
孩子习惯了家长包办,自己的事从来不自己做。当没带作业本受到批评,回去跟家长大发脾气,“都怨你!收拾书包也不检查!”
提示:
凡事替孩子想得周全、管得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只会享受,到头来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让孩子管好自己。
4. 干预——“听我的”
孩子与伙伴发生冲突,家长时刻为他出气:“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呢,我们家的玩具你凭什么抢?宝宝听我的,咱不跟他玩了……”
提示:
孩子与伙伴交往中发生冲突时,父母大可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该急于干涉。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交往。
5. 替代——“笨孩子”
孩子上学后参加集体活动,被同学老师们说是“笨孩子”。习惯了依赖家长,出门不会系鞋带、不会夹菜,不会自立,被人笑话。
提示:
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融于日常生活之中,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优势就是教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体验。
6. 武断——“为了你好”
按自己的标准塑造孩子,把遗憾、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逼他走自己安排的路,不考虑是否喜欢或适合,“我是为了你好”。
提示:
在这种压力下,家庭会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也会变成斗争大会,将牺牲亲子的和谐关系。
Part.4 7招,拒绝做“直升机父母”!
1. 放下焦虑
不要总担心孩子做不好一些事,会走弯路,迫切希望自己能竭尽所能,帮助孩子,让他们少吃苦。可是,那些少吃的苦,终有一天会变成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亏,去折磨孩子。
2. 适当“偷懒”
把精力全都放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没达到预期,就气急败坏,这种只会培养出糟糕的亲子关系。在孩子面前“懒”一点,让他们懂得:父母也需要他们的帮助。
3. 减少控制欲
多去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这是让孩子主动亲近你的唯一方式。孩子也需要空间感,适当的放养不是件坏事。
4. 不要越俎代庖
不要将自己的是非观强加给孩子,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决定他自己的人生,更不要试图将孩子驯服成一个“乖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让TA做自己。
5. 教孩子批判性思考
锻炼孩子批判性思考能力,试着与他们对话,同时抑制住自己想直接给出答案的冲动。
6. 让孩子自己规划人生
想干什么职业?想学什么专业?帮助孩子自己拿主意,不强加给他某种期望,如成为医生、律师、企业家等。
7. 倾听孩子的心声
聊天时,孩子经常会先说一个开头,试探家长的反应。如果家长认真听、鼓励继续讲,才有可能听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单不要因此驳斥他们的观点。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