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后,还没有跨进班级,就听见校长熟悉的声音慷慨陈词。我饶有兴致,就站在班级后面,认真聆听校长的发言。
校长在我心中是“能文能武”之人,“武”主要体现在身材伟岸、魄力十足,“文”主要体现在很有文采,不但会说,关键是还能“我手写我心”,写出来的东西表意准确,语言生动,耐人寻味。每次听校长讲话,总会有所启发,特别是大型集会的发言稿,总让自己深受触动。
一段时间过去了,校长今天的行为也同样让我出乎意料。全校那么多学生,九六班四五十个学生,校长竟然能清楚知道他们的进步或者退步,点到名字,指出具体的情况,然后再分析鼓励。校长的话诚恳有力,掷地有声,深深地触动了孩子们的灵魂,他们或激情澎湃,或热泪盈眶,或羞愧难耐……总之,什么样的话用在哪个孩子,希望达到什么效果,到最后真的如愿以偿。
校长走后,我翻阅了校长给孩子们的奖品。十几个本子,每个本子的封面,校长都有致孩子的一封信。结合孩子的名字,结合孩子的程度,校长给他们以具体的、有针对性地交流和希冀。
我一本一本朗读,一字一句品味,读到最后,自己也早已热血沸腾。我当即给学生分享心得:“孩子们,此次活动,校长是做足了功课,可以说他是用心的,你们是幸福的!咱们来学校学习,为了获得智慧,为了将来有更多选择生活的机会。为了帮助大家,校长真是煞费苦心。他刚刚的举动不仅是领导对学生负责,更是长辈对孩子负责。同学们可以再回忆一下刚才的情景,不仅从中汲取动力,关键是还能积累写作素材。咱们大家总感慨,生活大同小异,哪有什么新鲜的素材让人耳目一新。那我想问大家,今天的经历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幸运呢?是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用心的校长呢?很显然是未必的,那我希望同学们可以把今天的经历作为素材,运用到明天或者以后的考试中去。看看题目是什么,需要怎么安排详略,主次分明地来突出主题……”教育需要契机,写作指导也需要利用契机,我利用这次活动给学生进行了一次习作指导。
第二天考试之后,我快速翻开了同学们的答题卷。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经得起小事》,九六班有四五个同学真的就成功地选用了这个素材。尤其是杨佳欣同学,她叙写了当时的场景,更把自己丰富的心理细腻地描摹出来。她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当校长表扬进步学生,并给他们颁发奖品时,我焦急地等待着,满心期待自己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校长的亲笔留言,但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随着本子一个个减少,我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了……当校长点名退步学生名单,并指出他们有待提高的地方时,我也支楞着耳朵,耷拉着脑袋,心里砰砰直跳,只害怕校长会点到自己的名字……既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但这是我想要的结果吗?不,肯定不是这样。我渴望进步,渴望得到表扬,渴望在表扬中继续飞跃……这个事已经过去,校长只在班级待了半个小时,似乎微不足道,但小事不可小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只有功在平时到最后才有可能天道酬勤、梦想成真……前后的对比,事情给自己的启发一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身临其境,并且也颇受鼓舞!
偶然的即兴指导,给全班同学以引领,让一部分同学学以致用,这难道不算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吗?读着孩子们的作文,我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