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头一部让我擦了N次眼泪的电影。
大概也是我迄今看过的所有电影里最让我潸然泪下的一部。
这个年纪,突然变成了一个爱哭的大叔。
究其原因,是因为影片《奇迹男孩》里面有大剂量的亲子成分。
影片主人公Auggie年龄10岁,我儿子Oscar也是10岁。
Auggie的扮演者Jacob Tremblay获得过奥斯卡提名,我儿子Oscar则用名字直接自封影帝。干得漂亮!
抓重点:这部影片最让我受益的是父子关系,而这,是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中国父亲需要学习的。
注意:前方有剧透,可能影响观影感受,有顾虑者请止步!
2.
Auggie的中文名是奥吉,是一个生下来有缺陷的小孩。
因为天生的缺陷,奥吉小时侯动了27次手术,只为了能呼吸、能看见、能听见。整形后的脸,像“小象人”,脸上的疤痕分分钟能把低龄儿童吓哭。
10岁之前,奥吉都是妈妈在家里教他功课;10岁那年,妈妈决定送他进学校读五年级。
可以想象,奥吉在学校里被视为怪物、“会带病菌”,受到各种冷落、嘲笑、欺负,而这过程中好不容易交到的唯一一个朋友杰克还“背叛”了他,令他倍感痛苦、自卑、愤怒与失望。
故事的发展基本延循励志故事的套路:奥吉经受了种种考验,获得了导师帮助,建立了真正友谊,打败了霸凌的高年级学生,也击退了心中恐惧,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这是一个标准的“英雄之旅”故事。
难得的是,影片并没有刻意去煽情,而是用温婉的方式展开一段段细腻的感情戏,在看似起伏不大的情节中博取潸潸泪水。
观影后,我思考的问题是:奥吉的爸爸,那个鼻子弯弯的、叫奈特的家伙,他有哪些地方做得很棒,是怎样影响到奥吉的呢?
3.
片末,当奥吉站在领奖台上,他脑海中感谢的爸爸是个“一直逗家人笑”的人。影片中当奈特出现时,他零星的言语和动作也总是引起观众一片善意的笑声。
晚饭时,奈特得知儿子愿意去上学了,他趁着妻子到厨房去,在餐桌上小声地和儿子说“要是被人欺负了,就打回去”,儿子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么轻说话?”,奈特耸耸肩说“因为我怕你妈妈”,然后马上假装大声地说“学校里你要和大家以礼相待~”。
还有一个类似的桥段也令人捧腹:
奥吉春游回来,告诉妈妈他跟人干了一架,对方还是高年级学生。这时奈特赶紧凑过来,一边关心儿子的伤情,一边抑制不住兴奋地轻声问:“打赢了没?” 虽然被妻子狠狠地瞪了一眼,但当他看到儿子肯定的眼神时,心里乐不可支,却装模作样地大声说:“打架可是不对的事情哦。”
这就是奈特,一个乐观、充满童趣的“大男孩”,是儿子亲密的朋友,他给这个原本不幸、可能阴冷的家里创造了很多欢笑,增添了许多温暖,是家里不可或缺的“暖宝宝”。
在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面前,可以选择怨天尤人、用悲叹来控诉老天的不公,也可以选择擦干眼泪、用幽默来调剂生活的味道。
毫无疑问,奈特选择的是后面一种。
这是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像是一个强有力的磁场,也会让身边的人产生同样性质的磁力。
受此影响,奈特的儿子奥吉也展示了乐观和幽默。当奥吉的第一个朋友杰克问他是否想过整容时,奥吉潇洒地用手一捋头发说:“我可是拼了老命才整成这么帅的。” 刹那间,如马云附体,乐观自信的奥吉真的变帅了。
女孩因可爱而美丽,男孩因自信而帅气。
用乐观的心态迎来光明,这是奈特给孩子的第一个礼物。
4.
乐观的奈特并非只有笑的一面,他也有伤心落泪的时刻。
家里有狗叫黛西,是家里人共同朋友。奥吉小时侯每次手术回来,黛西总是在同样的地方等待(我想起了忠犬八公)。奥吉和姐姐维娅在学校里若遇不爽,床上有黛西趴着相伴;家里人闹不愉快,会把脑袋转向黛西说两句。黛西仿佛能听懂大家的心声。
可是黛西老了。度娘告诉我,狗和人的年龄转化公式为 age=18+5(y-1)。假若黛西和维娅同龄,那么15岁的狗(y)已经相当于人类的78岁。
终于那个春天,黛西驾鹤仙去,一家人失去了一个忠诚不二的朋友。 那个夜晚,影片交代了一个小小的细节:
夜深了,奥吉因思念黛西而无法安睡,他走出房门来到楼梯口,发现爸爸奈特独自坐在餐桌边,双手埋着头,肩膀抽动着泣不成声。奥吉坐到爸爸身边,伸出小手,和爸爸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这一刻,奈特袒露的是他的悲伤和脆弱。 奥吉看到了,感受到了。
奈特没有在孩子面前刻意把自己伪装得很强大。他选择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情感,即便是那些为一般人所厌恶的情绪;他接受孩子对他的安慰,因为家人的力量给他更多的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
悲伤是因为失去所爱,失去自己最为在乎的事物。脆弱是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有勇气展示自己的失落。
因为有真实的接纳和面对,悲伤让我们学习到更加珍惜所爱的亲人和朋友,脆弱让我们加倍联结起自己和亲人、朋友之间的爱。
奥吉继承了爸爸的这份真实。在朋友杰克被高年级学生推倒在地的时候,奥吉挺身而出,用他瘦小的身体向对方进行挑战。真实给了他无比的勇气和力量,他要为捍卫友谊而战斗!
奥吉的真实诞生了奇迹。紧跟而来的同班同学受他精神鼓舞,一起把几个高年级学生干翻在地。一伙人跑到湖边,奥吉收获了新的友谊,他感动地第一次在伙伴面前流下了热泪。面对着满天的星空,那是他从小梦想去的地方,他终于完全释放了自己。
用真实的情感换来真诚,这是奈特给孩子的第二个礼物。
5.
奈特话不多,但并不等于他的话没有分量。
除了立竿见影的玩笑话之外,奈特也有说事实讲道理的时候。与一般的家长说教不同,奈特的话孩子爱听,而且能听得进去。
影片中奈特和奥吉有一段话说得最长,那是去参加姐姐维娅的剧团汇报演出之前,他俩在家里一边换装一边交谈,奥吉说到他丢失的太空人头盔。那个头盔是奥吉最喜欢的,因为一戴上别人就看不到他的脸,他会感到安全。 这时,奈特坦白说是他把头盔藏起来的:
“奥吉,我真的不想把头盔拿回来,因为你一天到晚戴着,我就看不见你的脸。 奥吉,我真的很想每天看着你的脸!我知道你不一定喜欢,但是我超爱,因为这是我儿子的脸!”
影片开始时,妈妈和奥吉也有过类似的一段谈话。 当时妈妈对奥吉说:“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印记。 我们的心就像是地图,是通往未来幸福的地图,我们的脸也是地图,是标记过去历史的地图。 ”
妈妈的话有隐喻意义,很有启发性,的确是个好的家庭教师。相比之下,爸爸的话就更加直白。但是直白自有它独特的力量,尤其在奈特充满真情的声音之下,奥吉乖乖地被爱俘虏,也放弃了要把头盔取回来的念头。
这是奈特作为父亲最成功的一点:他很会做出爱的表达。
世上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孩子是一回事,让孩子感受到爱则是另外一回事。 让孩子听到、看到、接触到、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的爱,是培养孩子健康情感的组成部分。
美国作家黛安.艾克曼说:“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它是我们内心迸发出意愿去战斗或牺牲的激情,但对于这个字眼,我们却总是难以启齿。倘若没有一个柔软的词汇,我们甚至不敢直接谈论它、思考它。”
中国有句歌词也说“爱你在心口难开”,可是,很多时候,没有爱的表达,对方怎能明白无误地接受到你的爱呢?
的确,爱真的要说出口,这样才能让对方知道,才能唤起对方内心深处的情感。相比成人而言,孩子更需要得到那种被爱的安全感,这是孩子天生的情感需求。
归根结底,是因为父母家人和师长同学的爱,奥吉才得以克服重重艰难,创造奇迹, 而来自父母的爱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因为能够经常感受到爱,奥吉也才能有勇气和力量爱他自己,爱他的朋友,也爱他身边的这个世界。与其说是男孩奥吉的奇迹,不如说这是个爱的奇迹。
用爱的表达丰富心灵,这是奈特给孩子的第三个礼物。
6.
反思我所走过的学习教育的路程,我深深地感到,中国的父母太缺少情感教育了。
我们的学校,教的都是文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准则,却从来没有教过我们:作为未来的家长,我们如何教育孩子? 当我们成为家长时,我们不知道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们所依赖的,往往是我们父辈留下来的育儿印象以及我们的常识。 众所周知,我们上一代的父母缺少情感教育方面的知识,而我们的常识往往建立在逻辑分析推理的基础之上。可见,我们依赖的并不靠谱。
《奇迹男孩》这部影片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家庭教育方法。作为一名父亲,我从中受益,我也真心希望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中国父亲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家庭关系中,核心就是爱,而情感教育对于我来说,就是培养“爱的能力”。
TED大会最受欢迎的演讲者之一,布琳.布朗教授,曾经用了3年时间来总结“爱”的定义。她说,爱不是我们付出或得到什么,它是存在于一个人心里的一粒种子,然后在两人之间满满培育、生长而形成的联结。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让孩子用乐观心态迎来光明、用真实情感换来真诚、用爱的表达丰富心灵,以此抵御生命中的风风雨雨,创造丰盈富足的人生。
而这最好的方法,可能莫过于言传身教和真情陪伴了。
End.
PS 有个问题:趁孩子出去春游,奈特和妻子难得有一次红酒约会。妻子拿出了她完成的硕士论文,奈特也拿出一个锦缎包装的礼品盒,可就是没看清里面装的是什么,好像后文也没再交代。猜猜看礼盒中装的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