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完全是个人价值观念的阐述,不代表多数~
挺羡慕相信爱情的人的,因为他们对异性的关系是纯粹的,正向的~
说实话 我不信,我觉得用“情欲”形容更加贴切。
大多数人的观念基于执政掌权的“大局”从出生开始就会被教育,驯化,告诉我们伦理道德价值观(本质是统一),所以我们大多数对于价值问题会有统一的评判:正义就是好的、忠诚就是好的、背叛就坏的、合作就是好的、厮杀就是坏的、乐于助人就是好的,自私自利就是坏的……但其实忽略了人性中还有兽性,(从动物演变到智人,基因推翻不了)只是我们被这些伦理道德压制住,潜意识告诉我们不对,要做“高尚”的人!观察动物就可以发现,推崇的“良善”是反人性的:无私、忠诚、自律…
为什么我会说我不相信爱情呢?(这悲观的爱情观,稍许受罗梭爱情婚姻哲学观的影响)
那要先对爱情有个定义:委身、接纳、责任、忠诚,爱情的结果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些短期可做到,长期呢?可持续吗?这是从时间上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一直在变,人也随之变,对另一个人的审美是不是也会有变化?这是从空间上…
委身是不是跟新鲜感相悖?
忠诚是不是跟享乐相悖?
责任是不是跟喜新厌旧相悖?
所以“爱情”是奢侈品,用情欲更为贴切。我以后大概率不是为了爱情而结婚哈哈哈,因为罗梭也说,总结下来就是我们爱上的是个鬼(脑海里的ta)而实体只是载体,无关乎高矮胖瘦…
我记得圣经里为爱有四种定义,什么Eros、Agape(剩下忘了)大致是情欲的爱、义气相挺的爱、伦理的爱和无私的爱… 爱情就是情欲的爱…
当然 我不是反爱情主义,只是阐述,爱情是美好的。但事实是每个人都有欲望,这是本质。一切行为背后都是欲。人拥有的其实是情欲,爱情是被美化了…
我对爱情持悲观态度,但这都不是重点,我想讲的是虽然爱情需要的是反人性的,但更重要的是选择。
昨晚看了黄渤的《被光带走的人》,太上头、失眠大半夜,但电影竟只有7.8分,可能价值观不符大众吧~
里面道出爱情与人性,赤裸裸血淋淋、
几段不同的“爱”都是当代现实存在的缩影。
每个人“爱情”没有固定答案,没有对跟错,只是如何解读以及如何选择…
选择因责任与ta共度一生还是为自己而不断追寻都不存在对错~
对 这是我写这些的目的,“爱情”对每个人具体定义都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但人性相通的,所以解释各类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不回微信啊、喜欢跟异性玩啊、相处着越像老夫老妻啊、时间长了没话讲啊…)
希望我们都不要被披着爱情糖衣的炮弹给骗了,因为爱情的美好都在想象中,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当下及做我们觉得对的选择…
是要反人性维护所谓的“爱情” 还是冲破羁绊选择追寻自我内心,完全看自己!
也提醒自己,不要沉浸式自我感动,打着为“爱情”的名号、谨防恋爱脑!
总结下
不要试图改变另一个人,因为你在与人性、基因对抗
不要把自己依附于另一个人,因为是两个个体
不要设法框住另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权利
不要对对方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无效的投入痛苦只是自己的
不知若干年后我这些想法会不会变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