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绘画面:
元宵夜的火树银花绚烂多彩,似一阵东风催得千树花开,点点礼花从天而降,犹如璀璨动人的星雨。华丽的马车驶过拥挤的街道,点点芳香便飘散开来。凤箫声婉转悠扬四处回荡,皎洁的明月渐渐西沉却仍向人间洒下清辉,鱼灯轻游,龙灯浅舞,一起一伏间便点亮了整个夜晚。
娇俏的美人被蛾儿雪柳衬得更加动人,丝丝黄金缕随风而动泛起点点金光,她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在人群中穿行,一路洒下欢歌笑语,缕缕暗香久不散去。我穿越汹涌的人潮千百次寻觅她的踪迹,猛然回望来路,却在一角残灯旁瞥见了那抹熟悉的身影。
析手法:
1.比喻;“花千树”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
2.用典;“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了唐朝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炼字;“宝”“雕”“凤”“玉”,种种丽字,是为了传神描绘那灯宵的气氛,也是对词中的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
4.双关;“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是作者的意中人,是词人自己,是宋孝宗赵昚,也是北宋旧都汴京。
5.呼应;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悟感情:
若“人”指词人自己,则阑珊的灯火恰表明了词人心中的孤寂及其所处政治环境的阴暗。若“人”指汴京,“灯火阑珊处”可指千里之外的汴京城灯火阑珊,而临安的灯再亮也照不到旧都汴京,南宋的繁华说到底不过是虚假的偏安罢了,更添了一缕凄然之感。辛弃疾所苦苦寻觅的,既是孤独的自己,更是遥远的旧都汴京,因而这首词所包含的悲愤与渴盼,实非“宝马雕车”所堪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