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中西的根本区别:理性和感性
世界的底层是物质,人们组合某些物质,表现了技术能力,建立了这个世界。一切现象的下面,都是技术。甚至我们自己,都是特殊的技术元素。
从技术的角度看世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迷惑于啤酒上面的泡沫,就隔膜于它下面的东西。
你早上起来,惬意地刷着朋友圈,看到一条好玩的消息,你就点个赞。
看似简单而惬意的动作后面,有多少深刻的逻辑和游戏规则,今后将如何发展变化?
从巨核看技术的本性
在世上的某些角落,有戒备森严的机房重地,数万台庞大的高速计算机集中在一起,彼此之间依靠TB级别的光缆进行信息交换,吸入海量数据,进行恐怖的运算,从中获得某些结论。
它们消耗着大量的电力,要求专门的电厂负责能源供应,要求大功率的冷却系统配合。
它们还在飞速地扩展,以容纳源源不断地传来的遍及世界范围的数据。
可以叫它巨核。
这个体系极为昂贵,所以世上没有几个,这个体系要求所有的信息汇总,所以世上没法有太多。
巨核向四周伸出它的触角,体现为遍布世界各地的骨干光纤网,城际光纤网,城市光纤网,然后是无所不在的WIFI和手机网络。巨核建立了联接每个人的手机,也就是每个人心灵的通路。
巨核化身为各种各样的存在,出现在你眼前,现在还主要在屏幕上,今后会出现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会利用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好处,让你离不开它,除非你回归深山老林。
巨核看似复杂,其实逻辑非常简单,它是亿万晶体管、逻辑门的堆砌,靠这些无数的小物件,一个会运算的计算机产生了,包括运算能力、存储能力,信息交换能力。
人们将之做小,高速运行,不断组合以变得庞大,可以到极为恐怖的规模,不违背物理学规律就行。然后无数倍地复制,成了庞大的计算机体系。
依据类似逻辑,人们充分折腾光和电,通过光纤、电缆,连接器、路由器、交换机等,在这些电脑之间实现信息交换。
庞大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体系都来自简单的技术原理,依靠海量基本元素的组合堆砌。包括你在游戏世界看到的极为绚丽的画面,都在层层的分工下,最终落实到简单的操作,晶体管的通断。
这就是技术元素的威力,它和生命拼命繁殖是一个原则,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这样来的。
巨核只要形成,就倾向于最大程度发挥作用,一套软件系统,最好能无限次运行,几乎没有增加成本;一种元器件,倾向于最大程度装配到各种设备,增加的成本极少,就是些沙子和电力消耗。
巨核对人类的入侵
巨核谋求引入每个人,影响和控制每个人,以表现其威力。迄今为止,巨核进行了三次重要的进发。
第一次进发,是对已有信息传播的复制和颠覆。比如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这就是我们过去见到的网站,聊天室,社区。
技术只需要架设一次,就可以无限次地运行。信息传递的成本几乎为0,信息显示的成本几乎为0,巨核就加以利用,一篇文章,就可能吸引亿万个眼球。
巨核证明这个工作是成功的,它已经成功替代已有的信息传播渠道,充分颠覆传统媒体。
巨核进而展开了第二次进发,即对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利用。
你有朋友,需要交流沟通,这是人之间的关系。巨核吸引你注册,在虚拟世界建立你的数字化映射。然后你需要添加朋友,这样就把你的关系复制到数据世界。
你总有各种爱好追求,要进行学习交流,有些人愿意成为组织者,分享者,学习者,讨论者,这也是人之间的关系。巨核同样将之数字化,公布到云端,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你,促使你与之建立联系。这是根据你的欲望,扩展你的关系。
一旦微信这样的应用成为你的不可或缺的伙伴,它就要让你的朋友吸引你,最大限度地利用你的眼球,这样直接并且有效。这就是为什么,微信设计了朋友圈这样的机制,一个人发的信息,他的所有朋友都能看见,没有增加他的一丁点成本。这就是为什么,老是有人拉你入群,他们只需要发送一次信息,有一个人接收,和亿万个人接收,对发送者来说是一样的。
巨核就是靠充分榨取人之间的关系,来凸显自身的价值。
第三次进发,是在第一次进发之上的互动展开。
第一次进发非常初级,只做到了信息的发放,只利用了技术的快速低成本复制策略。这一次就要充分理解你的思考,充分利用你的欲望。
你每天的点击和操作过程,巨核都有详细的记录,能明白你的趣味和倾向,然后有个复杂的计算规则,推送给你让你觉得舒服的东西。
巨核会感知你如何想的,验证它的判断是否有效,然后根据一套算法,调整下一步的策略。
巨核也会非常简单粗暴地推送信息给你,再从你的反应入手建立新的策略。
传统的时代,一个人要取悦于你,需要跟你长期交互,察言观色,不断改进。现在简单了,巨核用电子材料一遍遍地刷你的眼球,用暴力破解的方法做到这样。而它的代价,也就是一点电费而已。
以上就是对人类已有关系的继承、发扬、扩散的过程,我们用传统的方式干了千万年,效率都很低,现在有了巨核,一切就飞快地加速了。一百年前,传播思想需要很大的代价,花费数年才能到达僻远的乡村。现在,一条消息可以在半小时影响数十亿人。
贬低每个人的价值
吸引你的注意,让你认可和追随,是认知心理学的工作。几乎是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自身的工作,需要思想家的参与,需要美术设计师的参与,需要话题炒作者的参与,需要情感分析师的参与。
巨核诱惑人们写出各种各样的代码,形成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程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原材料,进行页面的美化、着色、行文布局,故事情节的编排,来影响你的思维。
但是,这些人重要吗,那些思考者重要吗,那些美术设计师重要吗,那些编故事的人重要吗,都很重要,但都没有不可替代性,他们需要听从巨核的安排,接受它的游戏规则,然后从它那儿分得一杯羹。
巨核才是主导者,巨核可以扶持和打压一个人,一个组织,一种思想。根据它自身的欲望和动向决定事态发展。
人是相似的动物,人之间的差别不会有多大,巨核就在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打压异己,扶持顺从者,来凸显其价值;
通过凸显人的可替代性,凸显巨核的不可替代性。
充分发掘物质的特性
认知心理学的过程是最艰难的,这个任务完成后,就是非常简单的逻辑了,或者说,工作量转向另外的维度。
你的点赞(代表你在屏幕上的任何操作)是一条确定的数据库记录,它在数据库中体现为电位的不同,本质上是技术元素,和那些重型机械比起来判若云泥,但本质上都是原子。
既然都是原子,就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只要我们的信息进入技术体系,一切都是打通的,可进行任意的组合、统计、分析、应用。
随着你的点击,某个物流单打印出来;某个风景区的摄像头随之启动,为你展示相关的内容;这还是刚开始,接下来,需要充分的想象力,在所有数据之间建立关联:一篇新的文章正在构建;某个生产厂家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获得某个结论,准备上马一种新食品;电厂的生产计划发生调整;人们决定增加橘子的种植面积;某种方便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得到加强;某个设计师获得加薪……
人类是一个体系,所有的物质是另一个系统,比如,港口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会映射到数据库里,它们的当前状态会实时更新;工厂的管理系统也是这样;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也是这样。人们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就得这样展开。
为了获得最大程度的好处,全世界的数据库都可能打通,无论是每个港口和货轮,还是生产基地,还是影视中心的工作室。都可基于某种规则相互查询调用。
物质之间可以建立复杂的相互关系,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刚开始,会急剧地展开。要揭示事物之间的最大程度的相关性,在各种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最终遍及全球,影响足够丰富的物质。
这些都是巨核在主导,它已经吸引人的眼球,掌握人的资源,就有决定一切的力量。比如,各大品牌都要和巨核合作,获得数据进行决策分析,依靠巨核获得用户的关注。这些品牌的加入进一步加强巨核的价值和谈判话语权。
我们愈发丧失抵抗力
世界就两个东西:人和物。理解和应用物虽然很难,比理解和调动人还是容易多了。人对应认知心理学的工作,这是巨核的难关,它充分挖掘人类关系的价值,充分调动人为它服务,分割每个人,淡化人的价值,凸显自身独特性,以获得控制权。
进入物质世界后一切都好办了,巨核就如鱼得水,充分挖掘其中的可能性以谋取利润。
就算在信息传播、商业、娱乐这类人际关系强烈的领域,技术元素都在进行充分的入侵。
在巨核的簇拥下,我们感觉自己像个皇帝,世界各地的物资根据我们的需求运过来,我们睁开眼就能理解世界的大事进展,聆听到世界上所有思想家的分析判断,随时都可和世界各地的人对话……这是皇帝也无法享受的福分。
看似巨核在讨好你,其实,你有摆脱的力量吗,有说不的勇气吗,你可以不奉献钱财吗,你可以不观看广告吗。是它在讨好你,还是你在讨好它。
我们看似越来越舒适,其实越来越脆弱,我们之所以心安理得,是大家相互比较而获得的满足,巨核的力量却是越来越强大。
我们宏观来看,就看到少数漂浮在技术之海面上的思考的脑袋;和亿万沉没于技术之海面下的贪图享受的躯体。但都在随波逐流。
以上揭示了技术的几个特性:其一,它是简单逻辑的重复使用,并能表现威力;其二,它倾向于大规模使用,全天候影响整个世界;其三,它通过抹杀人之间的差别,以凸显其独特性,让人臣服于它;其四,所有的物质存在都可以相互连通,以实现最大可能性,这是和人类形成两个阵营。
我们并非空洞地思考其他领域的技术,要加深我们在医学上的认识,有心人可以记住上面几条结论,看它们在生命保全上的影响。
坦诚地说,巨核也是人类掌控的,是极少数人对人类的控制或利用或统治,是人之间的游戏,就没什么大不了。医学上是另外的情形,非常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