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钱的人创作艺术,有钱的人收藏艺术。
国内有一个著名的收藏机构,
叫玥宝斋。
这个机构属于万达集团。
它在银行有一个几百平的保险库,
里面存放的画作总估值上百亿元,
未来还会继续升值。
玥宝斋收购的画作都属于一个人
那个人就是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
企业家大多是非常自信的人。
“万达在近现代中国画收藏上的地位,
跟万达在商业地产中的地位是一样的。”
热爱收藏名画的王健林如是说,
“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喜好而收藏,
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
而多年前那份对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至今未变。”
万达的收藏地位可能需要商榷,
但投资购买那么多画作,
王先生对艺术的热情显而易见。
说起收藏,
这位中国首富非常为自己的眼光自豪,
“做收藏非常考验眼光,
跟做生意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先生的收藏故事里,
还有一个分期付款的桥段。
那是1992年,
傅抱石的家人想以800万的价格
将傅先生的代表作《龙盘虎踞》卖给王健林,
那时还不是首富的王健林
虽然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
但还是毅然分期买下这幅画,
两年内分四期付完购画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逐渐深入收藏的过程中,
王健林的水准一直在升级,
从一开始的什么喜欢收什么,
渐渐有了聚焦的重点,
这个重点在国内就是近现代名家作品,
在国外就是毕加索、莫奈等主流名家作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不仅仅是艺术因素,
更有着投资的考量。
事实证明,万达收藏作品的重点和
市场升值的方向是保持一致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今,万达已经收藏有百余位名家的作品,
王健林自己估计,
这些作品目前已经至少升值1000倍,
但有趣的是,到现在为止,
王健林从来只收不卖,
一张画都没有往外卖过,
用王健林自己的话说:
“我从来没想过要赚卖画那点小钱儿。”
可以理解,毕竟王先生随便定个小目标都是1个亿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为了爱好也好,为了投资也好,
不管怎么说,
富豪愿意收藏艺术作品,
对于国家艺术事业发展来说,
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