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起新媒体运营,大家可能觉得就是一个发微信推送的,写微博的,是个人都可以去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然后就自称自媒体人,帮助公司发条微博就可以说是新媒体运营。
很多人进入新媒体的原因并不是出自于热爱,而是阴差阳错。
比如我。
开通微信公众号是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港霸》这个名字也是心血来潮起的,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可能就是觉得好玩。
怀着好奇,怀着未知,怀着以为只是写写文章的心态走进来,开通之后,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去发点什么。于是,我开始搜索大量的公众号进行关注,每天去研究他们都在发些什么,以至于我的微信关注了近千个公众号,置顶了二三十个公众号。
每天上网看故事看文章看八卦,为的只是不断地积累素材,渐渐的没有了正常的生活,朋友们聚会不再是嘻嘻哈哈没心没肺,而是把遇见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记录下来,期待能想出新的选题。
自己辛辛苦苦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就赶紧丢到朋友圈,转发到各种微信群里,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增加一下那少的可怜的阅读量,当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自己的文章,心里就莫名的开心。睡觉之前看下阅读量,期待着睡醒之后会有成倍的上升,慢慢的意识到,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做公众号关注更多的就是粉丝,阅读量,凭什么人家随便写写就10万+,而你用尽脑细胞写出来的文章竟无人问津。也许之前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单身狗,但是运营公众号之后多了更多的名字——文案狗,编辑狗,运营狗.......
无论怎样,你掌握的每一项技能都将在一生中陪伴着你,或者成为你未来工作中的加分项,或者为你创造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这些,是加入运营公众号之后,每一个认真努力的你应该得到的回报。
02
相比自己的公众号,学校官微的限制还是蛮大的,如何才能既体现领导的意思,又能赢得学生的关注度呢?怎么向同学们推荐关注学校官微,而不是强制关注?
关注学校官微应该是每个在校生都会做的事情吧,如果有的人不关注官微,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这个官微并没有推送他希望得到的消息。如果你做的是官微的话,应该想想你所面对的用户到底需要是什么,然后你做出他们需要的内容。
那么要想做好官微运营,
你不仅要有过硬的写作能力,还要了解各种销售渠道,未来的发展规划,
要会分析消费者心理,要学习各种营销手段,要写得了创意文案,熬得了心灵鸡汤,
要掌握PS要熟知AI要剪得出视频做得了后期。
请不要再说公众号就是随便发文章的,
毕竟他们总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一直工作着。
我有个朋友特别可怕,每天过着朝五晚四点半的生活,也就是说每天只睡半个小时...
她不看网剧,不玩游戏,也没谈恋爱,而是在做着新媒体运营。
每天运营着学院的公众号,时不时的给官网写个新闻稿。有时候学校的活动可能需要当晚发或者次日发,于是她就在寝室编辑编辑文字,美化美化图片,然后天就亮了...
一晚上不睡觉也不耽误正常上课,我也是服了。
我特别好奇这种强大的生物,是如何以非人类的形式存在的。
挺想向她学习学习的,毕竟我每天的时间也总是不够用,而我每次问她,她也什么都不说,反正就是莫名其妙一直忙到天亮。
工作再拼,身体才是竞争力。
人与人之间智商及情商的差别不太,行走江湖,最终拼的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
03
不管你是自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知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
别人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给女朋友发信息,而你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看看昨晚推送文章的阅读量和点赞量。
别人的假期是真的假期,而你的假期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加班,毕竟热点随时都在发生。
别人读一篇文章看的是内容和文笔,而你先看题目再看阅读量。
别人看广告的时候都会说:“哎呀这个广告上的东西看起来真好吃”,而你关注的是文案和设计。
别人失恋了,受挫了,难过了就逛街吃喝,要不就关机蒙头睡大觉,而你连伤心都是奢侈的,一边哭一边还要发推文。
别人的手机相册里都是自拍,而你的都是各类乱七八糟热点新闻热点海报和截图。
别人的微信收藏的都是吃喝玩乐的信息和攻略,而你的只有各类账号运营的毒鸡汤。
别人的朋友圈都是秀旅游秀恩爱秀名牌,而你的朋友圈每天都是求关注,求转发,求点赞,加班,然后没有女朋友。
为什么?加班和单身狗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想必经历过的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但是金钱不一定买的来时间,谈恋爱需要吃饭看电影买礼物,还需要天天陪着。
多少个失眠和噩梦的夜晚,睡觉之前躺在床上,刚想舒一口气,然后就想到了明天,还有几个小时就到明天了,明天写什么啊,用什么风格,配什么图片?
都说新媒体很赚钱,我怎么没感觉到,可能我运营了一个假的公众号。
既然对新媒体吐槽满满,但我为什么还要继续做下去,
因为我在参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