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欧某人的世界观。
有谋略的人是值得尊敬的,特别是那些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站得高、看得远,才会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永远四两拨千斤,危而不乱,居安思危。司马法里说过一句话,虽然不是直接说这件事情的,但是逻辑是一样的,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从计篇读到作战篇,从作战篇读到谋攻篇,在这次重读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孙武就是一个立意高远的人,他的思维境界非常高,不是普通的将领或者军事家可以企及的高度。甚至给我的感觉是,孙武一直在描绘一种可能脱离实际的愿景,这种愿景在我看来,要在实战中实现,似乎是太难了。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历史上有很多孙武的徒子徒孙们是实现过的,孙武本身按照史记的记载也是实现过的,还有他的后代孙膑,后面的人也有很多。我想,这就是我们普通人要读圣贤书的目的,我们自己认为的高度,可能仅仅是别人思维里非常低的一个刻度,我们需要从圣贤那里获得更高的思维境界。夜郎为什么自大?不就是不知道外面世界有多大吗?我们日常接触的不过是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情,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的,所以要读书、读好书、读圣贤的书。
那么,下面开始讨论这谋攻篇。
什么是谋攻篇?要先说明的是,古人写书是没有章节题目的,大部分都是,比如道德经,比如论语,我们现在看到的章节标题,都是后人为了阅读的方便才加上去的。孙子兵法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也是这样子的。所以,可能在孙武自己的思维里,计篇可能叫算篇,作战篇可能叫备战篇,谋攻篇可能又叫全胜篇,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我们后人,给他起章节名字,都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以为这是最接近他的篇章内容的标题而已。
所谓谋攻,就是谋划怎么去攻打敌人,这里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是没有大问题的。我们要关心的不是辞句考究,而是顺着孙武的思维逻辑去学习他的高度,并将这种思考方式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最关键的。
那么,要怎么去谋攻呢?我们还是先按照谋攻篇的原文来复述一遍。
孙武开篇说到,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这一段,在初中读的时候,我是不能理解的,特别是这段后面总结的那句,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当时就觉得,这是不是太不现实了,看三国演义里面,能赢一次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何况是百战百胜?整部三国演义里面,就没有人可以百战百胜,曹操厉害还有赤壁之败了,诸葛亮再像个妖怪,也会有用错人的时候,最后还不是被拖死在北伐之中。
全这个字眼实在是太苛刻了,我现在来读也还是一样的感觉,孙武这么提,其实跟前面第二篇作战篇的本质逻辑是一样的,那就是要胜敌而益强,但是标准似乎又变高了。因为孙武说道,百战百胜是不够的,必须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真正的全胜思想。可以说,从作战篇的胜敌而益强的境界,到了谋攻篇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说必以全争于天下的全胜思想,孙武对于用兵打仗胜利的态度,到了一个再也不能前进的高度了。假如还有比全胜还高的胜利标准,我怕是没有的了。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想想就觉得太难了,这只能算作一种愿景了,对于大部分人的理解力来说。
那么要达到不战而屈人兵的全胜境界,该怎么去谋攻呢?孙武提出了四种策略,这就是上中下以及下下四策。我们看三国演义里面,经常有某个军师给某个主公提上策、中策、下策,我觉得这种提法的起源一定是来自于孙子兵法的。罗贯中同志,要写出三国演义来,对于孙子兵法必然是非常熟悉的。
孙武说的四策是哪四策呢?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里面如果去翻译这个伐字的意思,它有攻打的意思。不过我一向认为,读古人的书不能太对文字较真,而应该依赖自己的直觉,或者说常识,不要试图去呆板机械的翻译古文,那是语文考试和老学究们该干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深入古文的思想,不是通过字面意思,当然这是起始点,但真正的路径是通过字,然后连接我们的内心与古代圣贤的内心,我们要对这种路径充满信心。
因此,可以简单点的来说,这四种策略就是,最好的是攻破敌人的谋略,次一点的是攻破敌人的外交,再次一点的是攻破敌人的军队,最下的就是直接去攻城了。也可以这么说的,就是四种策略由好到坏的是,用谋略、用外交手段、用兵、攻城,两种解释我觉得都对。我们会发现,孙武在这里说的上中下策略,跟三国演义里那些军师提出的策略有些相同点,又有些不同点。孙武这里的策略出发逻辑,是一种策略境界的不同,三国演义里是就具体军事策略的分析,当然最终二者都是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实现己方的胜利,孙武是要全胜,三国演义里那些军师们也是差不多的思维。
伐谋需要长时间的脑力运动,你需要各种各样的情报,然后对这些情报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知道敌人在谋划什么,你才能伐谋,不然你就是去伐自己以为敌人在谋划的谋,那说到底还是伐自己的谋,自己左手跟右手打架,无异于自欺欺人。伐谋,是最高的谋略境界,也是最难的却也是最有意思的境界,影视剧里常有这样的场景出现,高手过招,哪还需要抽出刀来,直接闭上眼睛,脑海里战斗一番就知道了,比如张艺谋同志的电影《英雄》,就用到了这种逻辑。
伐交,其实也是伐谋的一种,因为你要去破坏敌人的外交关系,你本质上也还是要用谋略的,想对策的。伐交在孙武那个时代是很实用的东西,后来的苏秦张仪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从这个伐交联想下我们现实的人生,其实也是大有用处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实就跟孙武那个时代如何处理外交关系是一个道理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小王国,都需要认真对待的。
伐兵,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层面,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层面,三国演义里放眼望去,主要还是以伐兵为主,无论你前面铺垫了多少东西,最终咱还是得真刀子真枪的干一场,不然我凭什么服你?伐兵同样也是需要伐谋的,不是真叫你傻啦吧唧的,带一堆人就往敌人火坑里冲,那样是不行的。
其下攻城,攻城是万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但也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敌人守在高高的城墙里,你只能靠血肉之躯和一点点护具,拼命的往上攻,这种惨烈是不言而喻的,也是牺牲最多的,牺牲最多也就大大的与胜敌而益强、全胜思想相违背了。
读完这四种策略,我们发现其实只有一种策略的,那就是伐谋,剩下三种不过是场景,或者叫客观条件。比如我们面对的形势就是非要攻城不可,这个时候不是按照书本上说的,最次的是攻城,那就放弃不攻城,而是要仔细想想攻城的策略,对方守城的策略是什么?从这个点出发,用伐谋的思想,最大限度的减小自己的伤亡,获取最大的胜利,全胜是一种愿景,胜敌而益强还是具有可行性的。
伐谋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追求全胜,实在不行也要做到胜敌而益强,不然胜利也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拥有全胜的思维,只有这样你的行动才会带来兵不顿而利可全的可能性。
以上说的是伐谋,可是用兵打仗终究是要遇到两军对垒,短兵相接的时候,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要怎么伐谋呢?孙武早就为大家想到了,在直接的力量对比中,要想追求全胜,就必须以大欺小,以强击弱,打不赢就跑,所谓十倍于敌人就把敌人死死围住,让后往死里打,五倍于敌人就要直接上去一顿暴揍,不要等待什么了,两倍于敌,就要想办法把敌人分开,然后聚而歼之,这种用兵原则是贯穿整部孙子兵法的,在后面的篇章里我们会更加清晰的看到,特别是虚实篇里孙武明确提出了避实击虚的打法。力量差不多的时候,要评估下,能打就打,不能打就不要勉强。力量不如敌人的时候,那就想办法避开敌人的整体力量,然后该逃的逃,该抓小机会的就抓小机会,千万不要跟强大的敌人直接的硬碰硬,那是自取灭亡的愚蠢行为。
讲到这里,孙武一直说的还是关于谋攻的论述,逻辑也是很清晰的,首先孙武把对胜利的标准提高了一个层次,从作战篇的胜敌而益强,提高到了全胜,然后为了达到全胜的目标,就要依靠伐谋,伐谋分很多场景,但目标都只有一个,用谋略致胜,要全胜,到具体的力量攻伐,就是要以强制弱。谋攻篇到这个阶段,还是非常顺畅的。可是接下来几段,倏忽之间,跳跃性就很大了。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从这句开始,感觉跟前面的全胜、伐谋好像有些关系又好像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前面在讲的话题背景是,敌我双方的情况下,如何追求全胜,如何伐谋。可是这句话一放出来,就变成了内部的事情了。前面是彼,这句话开始那就是己了,谋攻篇最后一句很多人都知道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样子,我们就明白了,这篇文章的结构是非常严谨的,前面讲的是总体我们是要追求全胜的,对于敌人要伐谋为上,接下来对于自己呢?
对于自己,当然也是要追求全胜这一个标准的。全胜不是单指向性的东西,只指向敌人那不叫全胜。在全胜的指引下,孙武提出对敌人要伐谋,对内我们要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将领要是个好将领,将领是国家的重要辅佐人,你辅佐的越周详越好,一旦哪里出现了差错,被敌人有机可乘,那是要危害军队、危害国家的行为。第二件事情,这国君不要掣肘有能力的将领,国君是要管理将领,但不要插手具体的军务,用兵打仗的权变,自己不知道也要非去瞎指挥,这种情况是相当危险的,将领本来就是专门干这事情的,比你专业,你偏偏要来瞎指挥,影响将领的发挥,不失败才怪了。第三件事情,就是要知胜,知道有哪几种条件可以预知胜利,然后从这几个方面做好内在的事情。
这五件事情也比较简单,要知道仗倒底能不能打?怎么分配兵力?内部是否上下一心呢?内部是否准备充足呢?将领是否受到限制呢?要从全胜的角度出发,对内就要做好这么三件事情,其中在孙武看来,国君不要掣肘将领是件很大的事情,因为他在上面用了整整一段话在论述这件事情。对于将领的要求,就是要辅佐的周全,对于国君和将领都要深刻领会知胜的五法。
这三件事情,是一个知我的过程,从用兵打仗追求全胜的角度出发,孙武认为必须做好这三件事情,必须知道自己在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然后做出调整,如此才能打得赢一场战争。
最后,孙武对这篇做了个总结,就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句话是非常好理解的,当然,如果硬要说些什么,就是出现在这里作为总结,总让人觉得跟谋攻篇有些不怎么相符合,当然这也只是第一感觉,仔细分析谋攻篇,其实逻辑是非常顺畅的,用这句话作为总结语,我们细细想来,也是非常合适的。
为什么呢?因为开篇孙武提出了全胜的思想,要全胜该怎么做呢?对于敌人,孙武认为要伐谋,对于自己这边呢?本质上也是要“伐谋”,谋在国君和将领的关系上,谋在对用兵打仗的认知上。伐谋贯穿内外,要想伐谋就必须知彼知己,不知道对方,你伐什么谋,不知道自己,问题就更严重了,不与敌人对垒的时候还好说,一旦对垒自己平时没有察觉到的问题,会被放大无数倍,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东西。
顺着这个逻辑,其实孙武用最后知彼知己这句话,是来告诉我们全胜思想是没错、伐谋也是没错,要正确处理内部关系也不错,提升自己的用兵打仗认知能力也没错,但是关键的是你要了解对方,了解自己,知道具体的情况,你才能采取正确的伐谋策略,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再来总结下,孙武这篇的思维逻辑。首先,我们对于胜利的标准要再提高下,要从胜敌而益强,提升到全胜的高度,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度。按照这个高标准出发,要怎么做呢?那就是伐谋,对于敌人对于自己我们都要如此,但伐谋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知彼知己,这就是谋攻篇的逻辑。
我们发现,孙武在每一章里,其实都明确或者暗含了一个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就是一个概念,它是什么,然后他会解释为什么,大部分内容是讲怎么去做。比如计篇里面他的核心思想,用兵打仗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要筹算谋划,然后就是讲怎么筹算谋划。作战篇里提出胜敌而益强的胜利标准,要怎么胜敌而益强呢?那就要速战和以战养战。而到了这谋攻篇,他提出的是全胜的思想,要怎么全胜呢?那就是伐谋,伐谋的关键点是什么呢?那就是知彼知己。
其实,这就是圣人的逻辑思维呀,把概念先摆出来,然后顺着概念去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所谓文章大的道理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批评一个人没有逻辑,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它没有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去做而已。
这里有必要再论述下,知彼知己倒底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因为孙武在讲这个句子的时候,说的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把彼放在了前面,后面又来一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这就让后来人有了一堆误解,有些老学究非要跟去分析知彼知己哪个更重要,实在是浪费时间。知彼知己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牢记孙武说的是什么?是全胜,既然要全胜,你就必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十分清楚,后面的不知彼而知己,则一胜一负的话,那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就是说实在不行咱也要对自己了解清楚,但这不是孙武的目的,孙武是要全胜,要全知。不要去谈论是知彼重要还是知己哪个更重要的话题,这很愚蠢,关键的问题是你当时的条件下,你最大限度可以知道多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