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专门回了趟家,因为家里上下笼罩着愁云,我需要扮演一次刮风的角色,不求拨云见日、立竿见影,只为一家人一起面对。
我那个从小被众人宠溺的像风一样的小侄女一眨眼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纪,过渡期的不适应让一家人寝食难安,电话中第一次听到小家伙在学校哭了一天,我想这是必经之路;第二次听说在学校不吃饭;第三次听说不和小朋友玩耍;第四次听说…我顿时心疼和气愤起来,难道老师也坐视不管,几天过去,任由小不点饿着肚子,哭着鼻子?
回到家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老师终于搞定了其他小朋友,小侄女一哭,整个场面又失控;在家的时候小侄女独立进餐,到了学校却要求老师喂饭,老师觉得是家人给宠坏的习惯,一个不依一个不吃;为了hold住小不点老师声色严厉,小不点却更横;听到这里,突然间所有的愤懑都释怀,像个小倔驴的小侄女你怎么比老师还横呢?
本是一个旁观者,却以为自己是当事人,所以人常常会以当事人的角度做出看似正确的结论,这是人常会犯却不自知的错误,而我也没幸免。
最担心这段煎熬的入园经历会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所以带小侄女出去玩,一说玩,放飞自我的天性又暴露无遗,此刻心里的阴影面积肯定是零。
为了稀释困难,我用蹩脚的厨艺来安慰下大家的胃,我始终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吃饭都是第一位的,从胃里可以传递食物带来的快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我们开家庭会分析问题,讨论对策,教师出身的表姐及为人师表的姐夫积极出谋划策,大学闺蜜也隔空出良方,一致认为爱,要有原则;爱,需要放手;爱,却不能宠溺。
改变策略后,早上上学前让一直陪着小不点长大,视小不点为掌上明珠的爷爷奶奶回避,妈妈一个人全权负责,早上起床、洗漱原本磨叽一个小时迅速压缩到半小时;小不点没有无条件可以粘着的奶奶的庇护,也理智和容易沟通了;上学路上再也不需要抱着…眼看着事情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一场支原体感染打吊瓶中止了所有的努力。但通过这次这次经历,所有人才意识并反思过度的爱给家庭教育带来的问题。
我也第一次想去真正了解小孩子的世界,也在反思最亲近的人有时候会以爱之名,“恃爱行凶”,因为小孩的很多习惯就是在大人的宠溺下一点一点形成。在我有限的见识里,臆想出了两条关于爱的原则。
原则1:关爱心灵远比不缺的物质重要
以我对小侄女的了解,三岁的小孩对知识、对世界的好奇、对关爱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可以在谁跟前任性撒娇、谁可以带她玩、谁可以无条件满足她的所有要求,其实她心里很清楚。爷爷奶奶关心的是小不点有没有受伤、有没有吃好,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而聪明的二姑夫先入为主,每次都是带小侄女愉快地玩耍,跟她聊天,所以每次无论是和大姑还是二姑电话、视频第一句话必先问二姑夫呢?而且会一直追问,简直忽略姑姑的存在。诺,得人心者得天下。
原则2:再多的爱也无法替代父母的言传身教
无论父母怎么忙,有什么样的无奈,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父母都不能缺席,小侄女有很多来自爷爷、奶奶、姑妈、姑姑、姑夫、舅舅...无限的宠爱,却无法替代父母的言传身教。我的大学闺蜜们,有两孩的妈妈,也有准妈妈,有饱满、体面而为之奋斗的工作,每天也都在不断讨论怎么做的更好,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妈妈,尽管每次我都默默滴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但我想她们是很多妈妈的缩影,也是未来我的榜样,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爱。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希望我的小侄女早日渡过阵痛期、适应新的生活,和小朋友们愉快地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