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频频读到志勇友写的回忆黄花街的系列文章,文中的黄花街非此新黄华街,乃彼已消失了的记忆中的旧黄花街。志勇友生在黄花街长在黄花街,自然熟悉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黄花街伴随着他成长,承载着他所有的记忆。在他一篇篇或深情凝重或生动活泼的文字中,我得以拼凑成一幅幅昔日黄花街风物故事和市井生活画卷,使我这个外乡人也心生起向往和怀念,在心中我把它比作太原的柳巷,北京的前门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可惜世间已无黄花街,新街徒有其名已失其神,美好的回忆只能留存于笔端了。幸运的是我还好,在老街拆之前的几年还到过那里几次目睹过其风采,后来人听到这些纯粹是传说了。
那时大学毕业来晋城不久,星期天进城逛街不会专门去那里只是偶尔路过,因为那时商业街已转移到新市东街和南大街。记得那里街窄院深,破败拥挤,颇具历史沧桑感,但仍旧生活气息浓郁,能想像出其昔日之繁华。
一次一位远方的朋友来看我,和她一起进城逛,她提议去个有晋城特色的老地方,我说,那就去黄花街吧,于是我们就去了那里。在老街上悠闲地边走边看,她爱在古玩店前驻足停留,她说她很喜欢这条古街道,在她的提醒下我才注意到门楼上的木雕破败中透出的几许精致,我们出了街,在广场街口买了各自的生肖木雕小挂件,吃了炒面筋,共同渡过了在晋城的唯一的一天,此后一别,我们便失去了联系,她在我的视线中永远地消失了。但作为好朋友偶尔还会想起她,也是因为她我才知道了黄花街的好,懂得欣赏她没落中的繁华。想起她时还会去到黄花街,去走走一起走过的那段路,看看-起停留过的小店,黄花街成为我们唯一一次相聚的唯一见证者,隔着时间和空间的河流,她的面容越来越淡了,再后来黄花街也消失了,即使还会想起她,但已走不回我们共同走过的那条街。所以我只能忘记她,把她的面容遗失在时间之河,“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条街是我们的象征和隐喻,是暗示和宿命。在我生活里消失了的人如同死亡。
-个人与-条街-样的命运。便是消失。
世上所有事物的共同命运便是出现之后要消失。
史前文明消失了,玛雅文明消失了,楼兰古国消失了,圆明园消失了,黄花街也消失了……
《金刚经》中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无法做到佛教中所说四大皆空,放下一切,那样未免太无情,也许我的理解是错的,作为一个来世上走了一遭的人与没来过的显然不同,前者有经历有回忆,百年后如何证明我曾经来过呢?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什么……
黄花街上的我们最终也将消失,可是在我们消失之前所能做的只是记录,记录曾经存在过的一切。不然千百年后,子孙面对残砖断瓦,凭什么去相认祖先生活过的一条古街?
我们为什么只有付出失去她的代价才能认识她的价值?为什么要先将它毁灭才能将它高高供奉起来不断怀念她,赞美她,一切美好事物拥有时不觉得它的好,失去后才知道,总是先喜新厌旧,又贱近贵远地去怀旧,人性如此复杂矛盾反复。
对于人,我们不希望他夭折他杀自杀而是顺其自然甚至通过养生尽其天年。然而,对于一条街为什么不允许其寿终正寝?
在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大潮中,有多少与黄花街有着相同命运的老街、老院抵不过当政者的强大意志,成为了政绩工程的牺牲品,许多城市被改造成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处处街道整齐宽阔,高楼拔地而起,没有了个性,实是城市建设的败笔。人们忘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老街老院是历史的传承,存储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承载着文化积淀,北京城墙被拆已成国人永远的痛,林徽因的哭诉还在耳边:“拆了真古董,盖起来的只能是假古董。”我们后人面对老街老院却还要重蹈覆辙,仍是粗暴的改造多于温柔的保护,缺乏应有的尊重与敬畏。
曾看过一则故事,大意是说公园草坪上要修一条小径,工程师不是按自己个人的想法事先修好让众人来走,而是先让人在草坪上随便走,再根据走的人最多的路径来修小径。这条小径可使人们的选择意愿达到最大化。
安妮宝贝在《春宴》中写到一个地方,叫歧照,据说“歧照人的固执,在于不管这座城市被战争或洪流毁灭过多少次,他们都会凭借记忆在每一处确定过的位置上,重新建筑,把它复原。这意味清风楼旅馆虽然旧貌荡然无存,不再回复当日风情,但位置却可能没有丝毫偏差。我选择住到这里,也不过因着一种天真的憧憬。以为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想象,将以一种准确无误的空间感重新构建。”
这两则故事未免太理想难以照搬,只能作为人的美好意愿,但不无参考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