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蓝!阳光正好!操场上一片欢腾!期盼已久的跳绳比赛终于轮到我们四年级进行了!
三个班的孩子,一个个笑靥如花,满面欢笑。
三个班的体育委员剪子、包袱、锤确定比赛的顺序,一番激烈的争斗之后,我班确定为第二个出场比赛。
四年级一班的同学比赛结束后,我们班的女生首先登上了赛场,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是也,你看她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满脸自信。昂首挺胸,一副“我必胜”的神情。
站定,体育老师一声令下,只见,彩绳飞舞,人影绰绰,一个个如彩蝶入花丛,巧凤过秋千。场外,我班男生一个个“加油!加油!……”喊声震天响。
一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女生下场,男生上场……
只见男生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
随着体育老师的一声令下,只见一个个男生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身形翩翩赛飞燕,体态盈盈跃山巅。场外,加油声、漏油声,声声入耳。加油者,我班同学,漏油者,对手也。
一分钟的时间瞬间即过,男生欢乐地下场。
比赛顺利结束了!我喊道:同学们,来,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吧!
天真地笑脸温暖了冷冽的北风,一张张定格最美,最快乐的瞬间,必将成为孩子们一生中难忘的点滴。有诗赞曰:
北风吹来碧云天,跳绳比赛乐颠颠。
输赢无谓强体魄,欢歌笑声荡远山。
搬入新校之后,学校加强了体育运动,身体是孩子学习工作一生的本钱,有一个良好的体质,其他的一切才有意义。为学校领导的英明决定击节叫好!
早期的清华,曾以“三好学校”著称,这三好指的是校舍好、英文好、体育好。1911年2月拟订的《清华学堂章程》中,就把“体育手工类”列为学堂的十类学科之一。当时,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强迫运动”。1931年出版的《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曾刊载《清华二十年来之体育》,其中记载:
清华由宣统三年至民国七年期间,虽无体育正课,但实行强迫运动。其法:即于每日下午四时后,将全校各处寝室、自修室,以及图书馆、食品部等处之大门一律关锁,使全体学生到户外运动场,投其所好,从事运动。……1927年,《清华周刊》刊登教务主任梅贻琦的文章《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其中就体育讲到:
凡在校诸生,每学期皆为必修,学分固不算在学分总数之内,然非体育及格者,不得与毕业考试。
近代体育教育家、时任清华体育部教师的郝更生也在1927年撰写了《十五年来清华之体育》的长文,其中同样谈到:“高级生赴美游学时,皆须经过以下两种试验,不及格者,即不能毕业”。两种试验,一是灵敏试验,二是游泳20码。
著名学者吴宓和梁实秋,都曾因体育测试不过关而补考,吴宓还因此延迟了毕业和留洋。梁实秋后来在《清华八年》一文中,生动地回忆了强迫运动的经历和补考游泳的经过,并不无惋惜地说:“……可惜到了高等科就不再强迫了。经常运动有助于健康,不,是健康之绝对的必需的条件。”
是呀,经常运动有助于健康,不,是健康之绝对的必需的条件。
那么,让我们一起运动起来吧!
加油!同学们!
Come on!Baby!